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详细内容

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行稳致远
石门县委编办 全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5 17:01:21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其中,“稳”字深深刻写出过去十年面对各方挑战的坚定沉着,也为未来稳中有进的伟大征途奠定基调。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更是要保持“稳”的定力,咬住“稳”的重点,把牢“稳”的方向,在稳步向前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稳,是必胜信念,坚定信心。“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复杂情势、处理棘手问题时要稳住。“稳”绝非消极保守,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是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14亿人口听党话跟党走汇聚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急流险滩可能会更多,党和国家的标准与要求一定会更高,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更是要保持“稳”的心态面对改革阵痛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以严谨的作风认真面对工作中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稳,是厚积薄发,守正出新。“万仞高山,始足于稳。”求稳并不是自缚手脚、故步自封,而是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决心,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是一份对青年新生力量的期许,也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往往是冲锋在国家机构改革第一线,若没有充足的业务知识储备,在面对关乎党和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时候,往往会手足无措。作为编办综合室的干部,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性工作占比较多,对于处理繁琐细小事情的能力要求高,更需要审慎对待每一件小事难事。越是困难重重,对创新的要求也就越高。青年一代是希望的一代,我们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固船身,何谈乘风破浪,没有创新铺新路,虽有余力无以致远。创新不仅是促进个人发展,更是“东方巨轮”乘风破浪与行稳致远的保障。

稳,是静水深流,久久为功。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人才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供重要的保障。国家的发展需要稳定,人才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只有持续不断地为自己注入发展原生动力,才能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方寸间打磨“匠心”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直面挑战,躬身入局。机构编制部门需要持续为人才工作蓄势聚能,着力强化人才队伍保障。针对石门作为山区大县,大部分乡镇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的实际,通过适度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等措施,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边远乡镇人员的招录(聘)力度。推动乡镇统筹使用岗位职数,进一步加大面向长期服务基层优秀群体的招录(聘)力度,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实现人才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