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详细内容

下足“四项”功夫谱写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9 09:34:44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刻认识和全面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主动看齐定向、对标对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实际行动中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奋力谱写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彰显担当作为。

一、在强化党的领导上下功夫,把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正确方向。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上做表率。准确把握编办是党的政治机关的定位,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贯穿机构编制工作的始终。在贯彻党管机构编制的重大政治原则上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编办归口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的要求,做到重大工作、紧急工作或意外情况及时请示汇报,重要政策和重要业务主动沟通对接,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让党管机构编制的制度安排真正落到实处。在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上担使命。提升政治站位,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着力强化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性安排,从机构职能上进一步完善县委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运行机制。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不断深化乡镇街道基层管理探索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二、在服务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守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机构编制部门要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和工作导向,在服务保障民生上用心用情。坚持大抓调研问需于民。聚焦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找准切口角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县委和县委编委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推动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促进工作发展的务实举措。坚持保障重点发展惠民。切实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强一振兴”发展路径,大力完善公益服务供给体系,通过统筹使用、内部调剂、优化整合等方式,进一步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重点向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等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倾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简约高效减负便民。深入推进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理顺县乡关系,明晰县乡职责,杜绝县直部门滥用“属地管理”原则,随意将工作职责转嫁给乡镇街道承担,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加大对乡镇街道事权、人权、财权的保障力度,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提高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

三、在推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弹好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省委“三高四新”、市委“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县委“四强一振兴”美好蓝图和发展路径,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石门提供有力支撑。聚焦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创新。围绕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县直主管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大跨领域、跨部门执法改革探索力度,积极破解因职责边界不清互相推诿扯皮、基层执法人员力量不足、执法不文明不规范等难题,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对标对表推进科技创新、财税金融、国家安全、养老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省委、市委部署的改革任务。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改攻坚精神,持续健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守好粮食安全和防返贫底线,抓好产业富民和就业富民两轮驱动,全面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目标,全面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中心镇、卫星镇、生态镇、产业镇,推动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高质高效,积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进一步加强石门高新区扁平化简约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认真研究制定高新区所属事业单位“三定”规定,推动园区更加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投资服务等主责主业,让人才、资金、政策等发展要素向园区聚集,全力打造“五大”百亿工业产业集群,真正把园区打造成县域经济最强的增长极。充分发挥石门作为山区大县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抓好生态系统保护,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将绿色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四、在坚持依法治编上下功夫,系好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机构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法治在工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效力和水平。深化法规制度宣传。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将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纳入新任职领导干部和编办干部、组织人事干部的教育培训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优势,采取短视频、短剧本、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开展宣传,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提升宣传教育实效,为深入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奠定基础。强化制度执行。认真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年度报告、监督检查、管理评估等制度贯彻实施,严格落实机构编制事项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等关键环节,进一步修订完善并落实好编委议事规则、机构编制审批规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管理制度,推动机构编制法治化建设走深走实。加强监督检查。以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将机构编制日常监督检查同问题整改督导、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专项督查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将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县委巡察内容,细化巡察重点、范围、方法、程序、要求,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加大对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问责追责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深入开展对照检查、问题剖析,做到以案为鉴、反躬自省、警钟长鸣,牢牢守住机构编制纪律的“底线”和“红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