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委编办在机构改革方案印发后,第一时间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改善服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积极主动作为。根据《常德市机构改革方案》、事业单位调整文件以及单位负责人任免文件,对照系统中现有的登记情况逐一进行梳理,区分新组建、调整、整合、撤销等不同情形,认真核对,摸清底数,分别建立待设立、待变更、待撤销3个工作台账,并根据每单位的实际情况向单位发告知函,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提升效率,优化办理流程。进一步减少申报材料,大力倡导“线上办”。推行“零见面、零跑动”等非接触式工作方法,确保线上“一次通过”。全力推进“邮寄办”。对于网上申报通过的单位,对有需求的单位将申报材料、审批结果、证书等相关资料通过邮寄方式免费送达。实行特定事项“特事特办”。对新成立单位登记赋码事项,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对已撤销单位一律进行简易注销,简化流程、即办即结。
三是强化监管,确保流程规范。严格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关规定,认真依照法定程序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登记中坚持“初审、审核、核准”三级审查,强化受理、核准、发证等重点环节管控,有效确保了登记质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事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等事项及时在“常德机构编制信息网”网站进行公示。完善登记档案管理,对涉改事业单位档案进行相应分类和整理,方便档案资料的存放安全和方便取用,同时,登记封存收缴的事业单位法人公章,切实提升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