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改革动态> 详细内容

浅谈未来机构编制工作发展方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论述的思考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7-11-17 10:28:13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他指出,特别是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此外,还需要“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这些论述指出了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三大发展方向。

  第一个方向,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从我国历次机构改革来看,主要是对政府工作部门进行合并重组,很少触及内设机构。这使各个政府机构的内设机构设置分散,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过去两届大部门制改革为例,各级政府合并的大部门主要是对其综合管理的内设机构进行合并,如办公室、财务、信息、人事等,而忽视了针对职能机构加强重组。这也使一些政府机构在合并以后仍然是“两张皮”,无法达到改革目的。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机构设置要统筹考虑,特别强调了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的配置问题。这意味着下步改革党政部门科学设置及内设机构的优化应有更大的突破。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党政机构改革不应只是加减法,而应引入乘除法,通过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的综合设置产生加成效应,通过上下联动的机构改革产生倍增效应。

  第二个方向,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现行的传统这为破解政府机构编制难题提供了思路。编制管理可以确保体制内人员安排得到有效控制,并避免机构膨胀和人浮于事。但是,现有编制管理也导致人事安排的僵化和固化,难以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部分党政部门存在“忙闲不均”的现象。因此,如何使各类编制资源“动起来”,并可以加以灵活有效的统筹使用,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此次报告特别指出编制资源的统筹使用思路,这就要求盘活存量人力资源并激活增量人力资源,从而可以实现政府编制管理的优化配置。

  第三个方向,要使省级及以下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鼓励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这些新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并发挥各地各级政府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我国在经济、财政等方面的分权政策已经基本到位,而在行政体制方面的分权进程还需要加快。以往政府机构改革过分强调“职责同构”,即要求下级与上级在机构设置方面“上下一般粗”。这意味着上面设置什么机构,下面也要对应设置同样或类似的机构,甚至越设越多、叠床架屋。忽视了各地各级政府机构本身应有的特色和属性。与此同时,这也让各级政府的部门设置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并导致省市县政府部门只是各类中央政策的“二传手”,出现机构“悬空”和政策空转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和侧重点也差异较大。鉴于各地各级政府机构的本身属性和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机构,是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政府组织结构的关键所在。目前,许多省份都探索试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将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予以合并,并通过合署办公等方式精简人员和强化协同。但是,地方机构改革面临的挑战是,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机构无法同上级部门一一对应,往往出现一个下级部门向多个上级部门报告的情况。打通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肯定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灵活性,将可以大大释放机构改革的正能量。与此同时,未来也需要关注在上下级政府部门不对应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互动和协同,避免“一对多”的组织沟通遇到梗阻。(市委编委办  郭靖供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