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3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09:29:38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3361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劳动就业服务、职业介绍、就业前培训、管理待业人员、劳服企业行业管理。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89号

法定代表人

潘平

开办资金

216.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2

191.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12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35.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全市创业培训完成738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7.7%;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42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9%;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率85.64%,比去年年底高0.92%;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767亿元,直接扶持1455人创业,带动就业146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7%。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拓展多种渠道稳就业 聚焦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基础。一是抓好基层平台建设工作。我市目前已实现基层平台建设全覆盖,先后两次组织全市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和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培训,工作人员培训合格率100%,基层平台建站率100%,并在全省率先完成5年建站任务。二是抓好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2023年,我市共确定175个重点建设社区(村)纳入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范围。三是同步推进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今年共认定55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按规定对已认定的社区(村)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资金支持。 聚焦就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强基础。一是严格管理就业和失业登记。通过打通服务链条,强化联系机制,覆盖“311”公共就业服务,摸清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二是严格管理系统和监测数据。采取部所联动,环环相扣的方式加强对就失业信息的动态监测。三是实时监测样本企业动态。对全市158家企业进行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调控失业的政策措施。 聚焦政策落实稳就业。一是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2023年,市本级共确定审核补贴10家用人单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9名,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共98.97万元。二是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2023年,市本级共为8家用人单位发放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补贴人数88人,补贴金额90.5万元;为8家用人单位发放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补贴人数47人,补贴金额29.49万元。三是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2023年,市本级已为8家用人单位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人数14人,补贴金额2.1万元。四是落实脱贫人口优惠政策。2023年,市本级为115人次发放补贴资金123万余元;对市本级申报重点群体税收优惠的企业提供人员身份及参保情况核实,共为10家单位共393人出具相关情况说明。五是落实市本级创业带动就业场地租金补贴和一次性开办费补贴政策。2023年,市本级共为5家企业发放场地租金补贴4.24万元,共为11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开办费补贴27.5万元。六是创业就业政策服务一站直达。今年以来已直播163场,惠及群众48141人,最高单次观看5.3万人。大厅办理各类创业、就业、人才业务35896项,电话咨询10771项(含人资中心数据)。 聚焦就业帮扶载体建设稳就业。开展就业帮扶车间提质增效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就业帮扶车间769家,吸纳脱贫劳动力5659人;建成就业帮扶基地78家;开展市级就业帮扶爱心单位评选活动,全市分层次认定18家市级就业帮扶爱心单位,按照文件规定的标准进行奖补,奖补金额共计50万元。 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稳就业。一是举办三期乡村振兴主题训练营。二是组织对口帮扶沅陵焊工技能培训班。 (二)因类施策,围绕重点群体保就业 精准帮扶退捕渔民就业。截至目前,根据人社部下发数据,我市共完成建档立卡渔民信息采集4158人,已就业的2699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已经清零。 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依托登记失业人员实名诗数据库,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精准服务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 按需帮扶16-24岁失业青年就业。摸排梳理省厅下发的1827名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就失业情况,准确掌握人员状态、就业需求,对有就业需求未就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 做优服务助力脱贫人口就业。一是全面落实“311”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共29438人次享受了311就业服务,其中461人通过帮扶实现了就业。二是对三类重点群体精准施策。针对返乡回流人员,建立帮扶台账,实施“一人一案”;针对未就业的“雨露计划+”(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并进行跟踪回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定期进行摸排,确保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三)紧盯目标,强化能力提升促就业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全市共认定8家单位为2023年常德市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单位。其中推荐的湖南省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建的常德武陵机械焊工劳务品牌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提升培训师资水平。一是开展师资培训。组织四期“匠心传承”职业技能师资培训班,开展了一期网络创业培训(直播版)师资培训班。二是组织创业培训讲师与创业培训机构签约。双方通过签订《创业培训讲师聘用管理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权利和义务。三是更新完善平台信息。通过省平台完成了创业培训机构及创业培训讲师信息录入及审核,实现有效监管。 规范培训监管流程。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常德市市本级职业培训监管及培训补贴拨付管理制度》。二是严格监管程序。2023年共开展技能培训166期(驾驶员108期),创业培训104期,实地抽查151次,其中创业培训80%为周末或晚上抽查,查看视频200余次。 (四)打造品牌,坚持创业引领扩就业 持续打造创业服务活动特色品牌。一是开展7期创业训练营。二是开展4期创业大讲堂和1期创业沙龙。三是有序组织创业大赛。2023年创业大赛以“从微起步、创响人生,耀动云上、璀璨三湘”为主题,大赛总奖金共53.7万元,其中,返乡创业组一等奖获得8万元奖金。 创新完善创业服务政策。一是制定《关于实施吸引鼓励推进返乡创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及实施细则。二是印发《创业(就业)服务活动管理制度》。三是制定《常德市创新创业(返乡创业)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四是制定《常德市本级及辖区2022年度创业担保贷款奖励性补助资金分配方案》。 抓实促创业载体建设。一是开展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复评。全市共认定15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其中,新增认定1家,复核认定14家。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创业孵化基地22家,入驻实体809家,服务次数1750次,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二是提升孵化基地管理质效。制定《市创业孵化基地增值服务方案》,规定了增值服务项目范围的原则、服务性质、费用标准,鼓励运营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三是建设两家常德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以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试点,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打通大学生等重点群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直达、政策直达、资源直达。四是覆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2023年,全市通过各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中心发放贷款193笔,金额合计3559万元,发放10万元免反担保贷款101笔,金额合计1009万元。 深入基层优服务。一是深入开展创业导师走基层“走找想促”服务活动。组织多名企业管理运营、创业指导、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分别走访澧水、沅水片区,对20多家返乡创业企业进行项目“会诊”服务。二是深入开展人社专员下企业“送解优”服务活动。中心共派出业务骨干7名,服务企业16家,每月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办理等相关服务。三是率先在全省打造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由鼎城区就业服务部门为常德市震坤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制定场地规划方案;由高校安排具有丰富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实训经验的专家入驻基地;推荐创业指导专家与该基地签约,为实习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 (五)兜底保障,坚持落实政策扶就业 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一是失业金应发尽发。全市共为53245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7721.12万元,其中市本级共为2403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3474.8万元。二是为领金人员购买医保。全市共为44617人次代缴医保1973万元,其中市本级共为21326人次购买医保811万元。三是稳步落实失保扩围政策。全市共为6790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447.5万元;其中市本级为2636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171.47万元。四是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全市共为1882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84.74万元,其中市本级共1312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00.15万元。五是延续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全市共为29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30.2万元,其中市本级为134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73.05万元。 全面落实稳岗返还政策。采用“免申即享”的经办模式,共为508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830.32万元,稳定岗位13万余个。 深入开展两个专项整治工作及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追缴行动。对标对表制定印发《常德市失业保险待遇发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常德市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面:4月份,省厅共下发劳务派遣单位疑点数据65家(含市本级18家),我市共核实67家(含市本级20家),经核实,全市存在问题的企业共12家(含市本级2家),涉及违规资金23.42万元(含市本级8.1万元)。按照省厅要求,7月1日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在失业保险待遇发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面:6月9日,省厅共下发失业补助金疑点数据603条(含市本级202条),通过电话与本人核实、系统信息核实、到企业实地核实、与外地参保机构进行核实等方式,对疑点数据逐一清理,全市未发现骗取补助金问题。抓实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追缴工作。今年市本级已累计追回48人冒领失业保险待遇共计36万元,2人签订分期付款协议,移交监察支队23人继续进行追缴。 三、2024年就业服务工作思路 (一)围绕就业服务工作打通堵点。一是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统筹推进省、市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加强部所间协同配合及向上对接、向下指导,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着力落实惠企利企政策。开发更多的符合我市需求和特点的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市本级社保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脱贫人口社保补贴等相关政策。 (二)围绕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破解难点。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的开展就业帮扶专项活动;通过“311”公共就业服务,结合专项招聘活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补贴政策落实等多种方式,帮助各类重点群体尽早实现稳定就业;按照省厅“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和“退一补一”的原则督促县市区继续做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人数,并完善相关台账。 (三)围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打造亮点。一是逐步激发孵化基地活力。逐步形成入驻—孵化服务管理—退出的全闭环、全程式动态、规范管理模式。二是逐步打响创业服务品牌。建立活动后跟踪问效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开展方式;建立健全创业库项目库和市级优质创业服务机构库。三是逐步做优做实特色服务。不断完善常德市岗位惠民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质量。四是逐步释放创业政策效应。继续将吸引鼓励在外返乡人员创业作为重点工作,整合创业示范园区、创业示范乡镇、创业实训基地等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四)围绕提升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找准要点。计划2024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亿元以上,扶持自主创业1000人以上,带动就业12000人以上,扶持小微企业贴息100家以上。力争发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5亿元以上。重点扶持小微企业、自主创业农民、大学生退役军人、化解产能过剩人员减化,落实10万元以下贷款免除反担保条件。 (五)围绕技能培训工作把握重点。一是举办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二是开展创业培训机构认定。三是出台特色劳务品牌评选文件。 (六)围绕保障兜底保障工作覆盖盲点。落实失业金参保、申领各项政策,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按时足额准确发放;落实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实落地;强化失业保险基金监督职能,持续推进失业保险金违规领取追缴工作,抓好优质窗口建设工作,落实“放管服”改革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度绩效考评为局属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4-03-08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陈璐  联系电话:19892611997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6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