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2023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0 15:52:17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765648378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常德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征收管理工伤保险费,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发展。业务范围:工伤保险费征收、管理、发放,为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区县(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工作。

    

常德市武陵大道北段

法定代表人

胡育禾

开办资金

27.5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72

27.56

网上名称

常德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服务大局,落实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一是积极向省人社厅汇报情况。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政策文件(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市人社局、市工保中心多次征求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县市区人社局、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意见,汇总后向省厅主管部门汇报,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其中两个建议省厅予以采纳,一个建议省厅部分采纳。 二是开展工伤保险基金专项审计。2023年2月至4月,市审计局对市本级2021、2022年工伤保险政策执行及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整改情况于2023年10月26日经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是督导全市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及清欠。每月了解掌握县市区工伤待遇支付情况,督促及时支付工伤待遇。统筹文件出台前,从县市区累计结余中增拨资金3230万元,用于清欠和工伤待遇支付,无基金缺口的8个县市区在11月份完成清欠和待遇支付。 二、未雨绸缪,稳步推进工伤预防 一是抓政策宣传,强化工伤预防的重要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工伤保险政策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投放7部宣传视频、短片,135个广告牌、700个淘屏点位、100张海报宣传,发放纸质宣传资料30000余份,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工伤保险政策,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开展人社专员进企服务行动、温暖社保行动、“三送三解三优”行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把政策知识送到用人单位和群众“手心上”。 二是抓重点行业,强化工伤预防的针对性。以2023年工伤预防工作方案为蓝本,先后实施了建筑行业工伤预防项目、危化行业工伤预防项目。建筑行业工伤预防项目方面:引入行业专家,深入10家在建工地调研排查,召集规模建筑企业和大型在建工地安全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工伤预防观摩教学,举办建筑企业安全分管负责人、在建工地“八大员”和班组长集中培训班。全年进入在建项目工地调研培训10场,组织现场集中培训3场,集中培训400余人,排查10个项目事故隐患155条,事故隐患问题整改率100%。危化行业工伤预防方面:市人社局、市应急局于2023年9月中旬联合举办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含车间主任)以及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负责人)等四类人员在常德技师学院开展为期2天的专项培训,培训相关人员136人,通过“常德工伤保险”微信公众号组织危化企业相关人员线上培训4万多人次,全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三是抓精准培训,强化工伤预防的有效性。依托大数据分析,确定20家重点企业纳入精准式预防项目,通过细化绩效目标,优化实施流程,强化督导考核,进一步推动精准式工伤预防走深走实。全年入企调研21次,排查出具工伤危险因素报告20个,组织一企一课的定制式培训25场次,精准培训1260人次。为解决企业现场培训工学矛盾,我们同步开发线上培训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常德工伤保险”的“工保大讲堂”栏目对20家企业职工实施线上实名培训,培训2万余人次。2023年,全市工伤事故发生率较上年度下降27%,工伤预防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三、主动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工伤医疗联网结算。今年在金保二期系统上线的新形势下,要求全市协议机构统一使用人社业务平台医院端系统,全面推进联网结算工作。开展工伤医疗管理和联网结算相关经办工作座谈会,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集中学习了系统操作、解答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统一了全市工伤医疗业务经办管理;开展协议机构工伤医疗联网结算及相关政策培训,讲政策、梳流程、发放培训资料,促进联网结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协助医院解决联网结算工作中的系统问题,主动收集全市协议机构系统问题对接创智公司统一处理,在最短时间内优化系统设置,化解工伤职工就医的矛盾。 二是问计于企,向企业纳谏。我中心于2023年6月9日、12月13日,分两次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参会的29家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就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业务经办、优化服务等问题提出了41条意见和建议,我中心认真记录,现场一一解答,会后认真进行书面回复,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企业满意度100%。 三是优化经办服务流程。2023年9月,我们与中国邮政快递常德分公司签订协议,全面落实工伤认定决定书邮寄送达;多次与软件公司联系,完善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打通网上待遇申请办理渠道;全面实现工伤医疗联网结算工作,实现工伤认定提速、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一次性待遇申请网上办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更便捷。 四是继续做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2023年继续执行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全市工伤保险行业费率在《关于湖南省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20〕55号)规定的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统一下降20%。2023年全市减负金额约为5707万元,其中市本级减负金额1880万元。 五是认真落实缓缴政策。根据《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湘人社规〔2022〕37号)精神,将实施阶段性缓缴的企业,缓缴期限届满后,原规定的6个月内缴清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前予以缴清。2023年,全市享受缓缴政策的参保单位70家,其中市本级39家。 六是积极开展征缴扩面工作。积极做好建筑项目参保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住建、税务等部门到15家建筑企业或建设项目现场开展了2次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督促建设项目及时参保缴费。2023年,全市新增建筑施工项目参保709户,征收工伤保险费2489.23万元;继续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定期核实快递企业参保情况,并将相关参保情况反馈至邮政管理部门。2023年全市快递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参保48家,参保人数近1700人;初步完成对新业态人员参保工作的调研。就新业态人员参保问题与市交通运输、市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了沟通,摸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七是积极开展工伤康复工作。召开全市工伤康复工作座谈会,向全市协议机构下发《关于规范开展工伤康复服务、促进具有康复治疗价值的工伤职工尽早介入康复治疗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工伤康复管理;制定“工伤康复八问八答”、“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通过“常德工伤保险”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市民之家窗口设置宣传展板、向企业和工伤职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持续开展工伤康复宣传;建立工伤康复职工台账,对工伤职工康复治疗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进一步细化工伤康复的配套措施,及时更新工伤康复诊疗规范和工伤康复服务项目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伤残待遇标准,积极引导工伤职工主动康复治疗。 四、依法行政,规范工伤认定工作 一是科学建立工伤认定架构。实行调查与认定岗位分离,工伤事故发生后首先由事故调查部门开展工伤调查,形成调查结论后再交待遇事务部门开展工伤认定工作,两项工作由不同领导分管,实现了互相监督制约;落实多级审核要求,一般性轻伤事故实行事故调查部门、待遇部门、事故调查分管领导、待遇部门分管领导四级审批,有时经主要领导五级审批,重大死亡事故还需报局工伤科和分管副局长审批;建立业务经办岗位责任制度,落实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关键岗位备案管理制度,对一次性待遇审核、工伤认定、老工伤管理等6项业务,明确每项业务初审、复审、审核的责任人及任现职时间,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夯实工伤事故调查环节。规范工伤调查核实程序,调查核实工作严格坚持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收到工伤事故备案后第一时间联系申报人收取事故现场监控视频、照片等有关佐证资料,对于证据欠充分或重大复杂的案件,依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开展调查核实;确保调查取证充实可信,依据工作需要依法查阅事故现场监控、照片、工作和通话记录、上下班记录等有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调查必要充分,取证充实可信,证据链清晰完整;遵守工伤调查保密规定,对于调查中知悉的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尚未作出最终工伤认定结论的调查案情,要求调查人员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一律不得外泄或敞气。 三是精准做出工伤认定结论。对工伤认定案件进行分类处理,对于一般性生产事故“三工”事实清楚,伤情、权利义务明确,受伤害过程监控资料清晰的工伤认定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快认快结;工伤认定审批的时限由原来的60日内提速到15日内,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间;建立重点疑难案件集体研讨制度,针对工伤疑难案件,召集相关科室及法律顾问进行讨论、分析研判,形成统一意见作出工伤结论,对于重大疑难死亡事故在工保中心形成统一意见后再报局里讨论;健全与行政复议和诉讼机关联系机制,确保工伤认定案件更加精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4-03-18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王丽  联系电话:15211303568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9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