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2023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2 15:25:16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MB1D58476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业务范围:为海绵城市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和市政三项维护等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常德市武陵区武陵大道456号

法定代表人

刘华

开办资金

24.5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常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3.86

134.7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进城市提质更新,大力抓好城市排渍防涝能力提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打好“发展六仗”工作任务,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提升维管考核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市市政设施、城市水域、城市排水设施长效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对海绵设施、监测平台、城市水体、主次干道市政三项维护、“五区”市政设施等进行考核。细化管理环节,规范作业标准,督促各维管单位常态化开展好日常管养工作。设施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和长效化水平逐步提高。 (一)积极组织开展市政设施城管考评等维管考核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江北城区主次干道市政设施日常考核和“五区”市政设施城管考评工作,严格按照考核方案和精细化管理标准,对江北城区及“五区”的市政设施维护管养工作开展考核考评,共组织开展了168次340余人次。特别是结合汛期和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检查,组织开展排水管网和市政三项的专项巡检,督促市政公司和各区市政管理部门开展市政设施清零行动,以考评促进市政设施管养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市本级市政三项维护管理。今年,共维护人行道板13065处,面积约36530㎡;维护车行道1097处,面积约22419㎡;管网清淤24413.95m³,更换雨水口及排水井盖763套。新埋设D300管道121.5米。 (三)加强城区水体水质监测监管。对穿紫河、白马湖、长港、丁玲公园水系水体保洁情况进行日常巡查考核,加强对水体沿线水生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局部水质处理、安全设施配置维护工作的日常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对各类问题及时进行交办,并积极督促整改到位。汛期及时调度好排水、补水与卫生清洁的工作配合。两水体保洁及巡查工作进一步常态化、规范化,水面常态化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 (四)强化海绵设施维管。认真做好海绵监测平台及海绵植草沟运营监管,以及新建道路植草沟维管移交工作,督促运营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海绵基础设施高效运行。 二、坚持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提升城市排水能力。一是加强泵站运行调度。截止11月底,市排水服务所泵站截污泵运行总时间约14.7万小时,截污泵排量约1.72亿立方米;生态池泵运行总时间约7936小时,滤池处理量约954万立方米;雨水泵运行总时间约7868小时,雨水排放量约4300万立方米。三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共计处理污水135万吨;二是加强设备设施维护。扎实开展冬季维修工作,包括机械设备维护、电力设备维护、设施及附属物维护、高压实验、特种设备维护、机坑及调蓄池清淤、生态滤池维护等,力争12月底高质量完成全部冬修任务,确保设备完好率达标;三是加强生态滤池维护管理力度。各泵站生态滤池总体维管情况良好,累计维护面积约14.7万平方米生,收割芦苇面积约11.69平方米;四是确保通道畅通。对所管辖的三处来水、护城河、夏家垱三期通道加大疏浚、保洁工作力度,确保日常水面清洁,汛期行洪通畅。 (二)提升城市节水、二次供水工作水平。顺利通过节水城市复审。今年8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考核。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今年拟创建的单位已完成联合评审验收。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在节水宣传周期间,组织市节水所举办了以“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为主题的节水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常德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动员会暨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六进”主题宣传活动。强化二次供水管理,确保设施卫生及水质达标。严格按照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对市城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巡查,督促做好二次供水日常管理、清洗消毒等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下达书面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水质达标和设施卫生;并逐步推动现有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企业统一维护管理,目前已移交近60家二次供水单位由供水企业进行管理。按计划完成今年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落实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截至12月底,共办理14个在建项目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 (三)污水处理监管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1-11月,皇木关污水厂、柳叶湖污水厂共处理10081.2万吨污水;两座污水厂平均进厂BOD浓度为79.305g/L、平均进厂COD浓度为178.87mg/L;产生50%及以下含水率的污泥20836.95吨;市政管网污泥处理厂共处理污泥27344吨,拟定了《市江北城区污泥处理处置运行监督管理细则》《市江北城区污泥处理处置考核评分细则》。一是严格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通过污水处理管控调度中心平台,对接入平台的8座污水厂进行了进出水水量、水质数据实时检测及视频、工况实时监控,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二是严格做好水质监测。督促检测公司每月对皇木关污水厂、柳叶湖污水厂、德山污水厂进行一次进、出口水质检测,目前水质均符合相关标准;按要求开展了市城区泵站及地表水、供水、城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一体化设备进出水的水质检测工作;完成市城区供水半年度水质检测;三是开展运行巡查与安全生产检查,1-11月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5次;组织皇木关污水厂、柳叶湖污水厂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专项活动,开展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周职业病防治、安全管理赋能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培训。 (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今年来,处理12345市长热线等各平台市民投诉577件,均做到了及时办理回复,处置完成率100%,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燃眉之急和合理诉求;配合市住建局完成建议提案两件。 三、强化城市排渍防涝能力,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今年汛期,市海绵中心按照市住建局部署,密切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切实搞好城区排水防涝工作的指挥调度、预报预警、巡查值守、积水处理、应急抢排及督导检查等工作,共组织城区应急排涝抢险20次,应对20mm以上的降雨16场次,组织出动巡查车辆317台/次,出动巡查人员798人次,全力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及市民出行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制定了《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2023年排水防涝应急工作方案》,成立常德市江北城区排水防涝应急指挥部,对江北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及督导。完善了市江北城区易积水区域汛期强降雨期间应急方案和积水隐患点分布示意图,制定了《常德市江北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分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分级网格化责任分解表》。 (二)落实应急值守,充分做好防涝准备工作。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排水防涝工作方案,督促市政公司及武陵区、柳叶湖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小巷易堵塞、易积水路段排水管网进行重点清淤疏通;排水机埠进行24小时值守,对重点区域进行提前布控,并组织各相关责任单位按防涝布点要求,对应急点进行布置并责任到人。在雨前预先排水腾空管网和机埠调蓄池,增强调蓄能力。提前备足防水挡板、应急泵叶轮等应急物资,确保安全度汛。组织市排水所、市政公司进行防汛排涝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成了红旗路菜市场、柳叶路铁路桥等积水点整治工,消除内涝隐患。 (三)搞好应急处置,全力确保城区安全度汛。严格按照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汛期科学值守调度。及时与气象部门联动,第一时间掌握雨情、水情等信息,重点路段、区域实行领导分片包干,明确关键时期的岗位、人员、职责,做到人员、车辆、设备24小时备勤,各种技术装备、物资、工具等及时到位,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排水、市政、平台公司等相关责任单位对重点区域进行提前布控,杜绝出现责任盲区,切实将值守责任落到实处。组织市排水所在雨前预先排水腾空管网和机埠调蓄池,增强调蓄能力。积极组织各责任单位对城区主次干道等进行全面巡查,对积水点及时采取应急抽排措施,及时消除路面积水,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立足城市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完成各项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认真组织《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常德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春节前出台。确保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作与城市更新工作统筹推进。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海绵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考核规范等,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二)切实加强技术把关,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及效果。积极推进广德花苑(南区)、长庚派出所院内、皇木关社区街巷等海绵改造工程改造及道路海绵设施大中修改造项目。加强对海绵项目、城市排水防涝项目、其他市政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查、技术指导、质量督导、现场服务及竣工验收、移交等工作。参与了太阳大道、双桥路、奔富路等新建道路,以及尚德郡、市总工会等住宅小区、机关院落海绵设施建设的方案评审、竣工验收等,确保严格按照《常德市城镇更新提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计划,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都按照海绵城市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到2026年底,城市建成区66%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三)抓好海绵设施维管考核,加强监管平台成果运用。全面掌握我市海绵城市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科学评估海绵城市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方面的定量化改善效果。对海绵设施(含海绵城市在线监测系统、道路海绵植草沟)开展维护养管工作。进一步提高移交道路的海绵设施日常维管力度与水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及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效果。重点对海绵城市在线监测系统61个在线监测点、软件平台、7个水质监测站以及20余条道路海绵植草沟进行日常巡检、维护保养、疏通清淤、植被修剪、易损件更换、故障维修、定时考核等工作。并根据每年降雨情况,设施监测、院落监测、分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编制,科学反映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4-02-26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潘松丽  联系电话:13975699785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1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