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066388837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 旨:为科学技术转移我市提供服务保障。 业务范围:组织协调市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对接事宜;组织协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和产业化事宜,引进科技研发机构;负责为院士、博士来我市创新创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服务。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虹 | |||
开办资金 | 83.2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26 | 70.66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在局党组关心支持下,市技术转移中心紧紧围绕“寻资源、搭平台、促转化”的中心思想积极开展工作,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现就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推进成果转移转化 积极推进省内外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配合成果科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整理收集高校成果汇编、常德籍院士信息汇编等资料并积极向企业进行推送,多形式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积极对接大院大所。主动对接西安交大、中开院、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组织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活动20多场次,116多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协议162项。振宇市长、谭丁副市长多次赴中南大学就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进行对接洽谈。津市与湖南工商大学、武陵区与湖南文理学院先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积极统筹产业发展。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编制了《常德市“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助推常德新材料产业创新、引领和集聚发展,常德市新型储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常德经开区正式成立。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成效获《湖南日报》头版推介。 积极推进成果落地转化。常德市-西安交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暨科技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3个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聚焦重点产业成果转化,组织赴西安专程洽谈产学研合作和招商引资,牵头招引中科光电、普盛新材料等3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常德,项目投资4.7亿元。 (二)提升平台服务效能 以潇湘(常德)科技要素大市场为基础,积极引进优质服务机构入驻市场,着力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联合博士科技等中介服务机构前往区县市和重点园区开展科技服务,收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为企业开展全方位服务。 强化外部人才合作。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常德分市场对接省内外高端人才,邀请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杨森副院长团队来常,对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20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技术调研,达成合作协议116项。邀请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来常,针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需求,走访企业16家,解决企业技术需求32项。 优化区域布局。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常德分市场多次举办创新型县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训。常德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桃源高新区被评为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武陵区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3-05-11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
填表人: 詹蕾 联系电话:19936880087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