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2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5 15:45:56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3361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劳动就业服务、职业介绍、就业前培训、管理待业人员、劳服企业行业管理。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89号

法定代表人

潘平

开办资金

216.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8

200.2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12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36.69万人,全市培训各类人员2774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8.6%;已有313人已注册或新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完成目标任务100人的313%;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03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3.8万人的102.7%;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率84.72%,比去年年底高2.41%。各区县(市)脱贫劳动力就业比例均高于去年年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537.5万元,直接扶持964人创业,带动就业14373人,比去年同期发放增长14.6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7%。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兴创业之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1.持续打造三大创业服务品牌。创业大赛争先创优。2022年创业大赛共吸引316个项目报名参赛,晋级决赛的7个项目代表常德参加省赛,取得了两个三等奖,一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同时,市人社局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常德风采。创业训练营主题创新。2022年共开展5期创业训练营,惠及创业者150余人。由协会组织全年共举办6期创业大讲堂。 2.持续创新以创业带就业帮扶举措。今年4月份,成立全省首个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中心,并逐步向区县(市)推广,实现了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一站式办结,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笔,共计2974万元。今年8月份成立全省首个创业就业服务超市。人社系统涵盖就业、创业、人才三个方面的三十几项业务全部下沉到服务大厅,实现了人社系统就业创业业务的一站式办结。同时,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站也入驻服务大厅,逐步实现各职能部门创业就业业务的集成入驻。截至目前,服务大厅已累计接待来访群众超过5000人,办理业务达1500多件。成立两家创业指导工作室。今年指导成立赵晋生创业指导工作室常德辣妈时代创业指导工作室,采取大厅坐诊、实地走访两种形式,为不同的创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累计服务创业者300人次,累计走访企业45家。 3.持续优化以创业带就业生态环境。有序推进基地提质改造。根据市创业孵化基地发展需要,中心从信息宣传、功能配套、形象展示三个方面着手对基地硬件设施进行添置,对服务大厅进行升级。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对基地孵化效果按年度进行考核。有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评选工作。在评选文件中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15个新业态的创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放宽了评选条件,重点扶持初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市共评选90家实体为2022年常德市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有效推进创贷金融服务工作。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协作,落实三审合一、阳光创贷等制度,做到了创贷金融一站式服务。在全市落实10万元以下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条件政策,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22年全市受理小微企业贴息88家,贷款金额近2亿元,带动就业4488人。全市通过金融平台申报创业担保贷款518笔,符合发放条件贷款51笔,发放额度1075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报、网上办理。 4.持续抓实创业培训各项工作。以培训结课数统计,全市创业培训结课数为685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7%,市本级创业培训结课数326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3%。探索开展乡村领雁创业培训。5月与张家界市联合举办一期乡村领雁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对已创业的返乡下乡农民工等人员探索举办3期乡村领雁创业培训,并做好学员的陪跑式后续服务。充实师资队伍。鉴于现有师资流失情况,5月举办一期全收费的SYB创业培训师资班,充实我市师资力量,优化讲师年龄结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机构认定。2023-2024年度常德市创业培训机构拟认定21家,。 (二)促进充分就业,稳就业保民生服务取得实效 1.高水平开展城镇就业服务工作。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每月排名均居全省第一。今年全市171个社区(村)参与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41个社区(村)参与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对所有创建社区(村)工作人员组织业务培训。市本级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取得实效。今年来,共提供105个市本级公益性岗位,扎实办好了市政府岗位惠民民生实事,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市本级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2人,占总安置人数的49.52%。退捕渔民就业服务工作稳步开展。按照四送七有的工作思路进行精准服务,通过送服务上门、送培训到家,送岗位到人等措施,确保历年来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退捕渔民实现动态清零。截至2023年1月5日(系统只能取当前数),人社部下发的数据中,我市共完成建档立卡渔民信息采集4158人,已就业的2750人。 2.针对性开展特色职业培训,培育打造劳务品牌。按照标准规范先行,培训就业一体的原则,以服务品牌发展和促进技能就业为导向,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先于省厅拟定创建细则,得到省厅高度认可。制定下发《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常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常德市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建设补贴、市县分担比例等相关事项,2022年评选出常德焊工等8家市级劳务品牌建设单位,拨付建设补贴30万元。 3.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先后印发《2022年度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常德市人社领域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清单》《促进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方向,确保服务实效;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等积极作用,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不断拓宽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渠道。大力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丰富载体功能,就近就地吸纳了一批暂时不想外出或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实现就业创业增收。三是抓短板补缺提质服务。结合2021年度中央考核评估反馈、省市就业帮扶抽查及平时自查,指导各区县市人社部门定期对重要指标、重点工作全面梳理排查。截至12月底,全市建成就业帮扶车间768个,吸纳脱贫劳动力5623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221个;针对脱贫人口中未就业有就业意愿的群体,全面覆盖311就业服务,在服务后的一个月内开展后续跟踪服务,掌握服务效果;截至12月底,44006人次享受了311就业服务;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定期摸排帮扶,多措并举稳就业,8914户有劳动力的异地搬迁家庭未出现零就业户。 (三)做好失业保障服务,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1.落实失业保险稳就业政策。实现稳岗返还全覆盖。今年全市已为4550家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返还6404.02万元,稳定岗位15万余个。其中,市本级已为1808家符合条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3352万元,稳定岗位7万余个。落实惠企新政策。截至12月份,为5431家单位发放留工补助6889万元。为422家单位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90.85万元。 2.构建基金安全防控体系年在全市开展了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自查行动,开展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防止企业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发生。开展第三方审计。由局基金监督科指导,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失业保险基金开展了全面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提升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防控安全风险。落实岗位权限管理,严格实行双岗双责,加强对业务系统权限管理,厘清部所职责,规范财务报账审批单签字流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2年度绩效考评为局属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3-04-19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陈璐  联系电话:19892611997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26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