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MB1C82029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市城区未成年人和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服务和保护。业务范围:城市生活无着和临时遇困人员、遭受监护侵害和暂时无人监护等重点未成年人实施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的认定。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1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卞德荣 | |||
开办资金 | 57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民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51.32 | 1156.26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2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以业务为“筋骨”,锻造救助铁肩膀 中心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救助管理工作指示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000余人次,全面开展站内安全照料、救助寻亲、街面巡查、落户安置、源头治理活动。 1、规范管理,筑牢安全基石。 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将疫情防控工作嵌入到了日常工作中。严守来站人员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戴口罩四道防线,站内定时巡查,每天3次体温监测。各类防疫物资配备充足,每天早晚进行室内外消杀作业。二是站内服务标准化。重新制定了业务值班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要求,全天候接受求助。值班人员交接班无缝对接,更加细致的规范了值班打卡、定时巡查、值班记录、受助对象餐饮、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受助对象的的安全管理。三是排查整改精细化。在中心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排查整改出的问题进行了限时交办,定位到点到人,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全年共计进行安全排查12次,共排查出消防、食品、安全等各类问题23个,并全部整改到位。 2、部门联动,开展街面巡察。 中心积极与公安、城管对接,建立了公安、城管牵头,民政配合的街面巡察机制,并组建街面巡逻队,定期开展街面巡查,对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涵洞、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摸排,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不发生极端事件。全年站外救助量达2000余人次。 3、多措并举,破解寻亲难题。 除了用救助系统查询、人脸识别等传统手段,对站内无法查明身份人员开展寻亲工作外,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12种寻亲手段。协同公安、卫生等部门,利用公安人脸比对、DNA检测等新手段开展寻亲工作,特别是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的兴起,中心紧跟时代趋势,利用新型媒体手段,提升了寻亲的成功率。今年一年,累计寻亲成功约80人次。落户安置在康复医院的人员已由今年年初的40人减少到32人,已经寻亲成功8例。其中我市首例通过公安DNA比对寻亲成功人员已经顺利护送返乡。 4、主动作为,跟踪源头治理。 针对我中心的流浪乞讨人员,建立了护送返乡人员台帐、易走失流浪人员台账、反复流浪乞讨人员台帐等重点人员信息台帐,对100多名易走失、反复流浪对象开展源头回访,并针对人员类别,与所在村、社区进行对接,帮助返乡受助人员解决生活来源、住房、医疗、生产等方面的困难。 二、以创新为“肌肉”,出击未保重拳头 中心结合一支部一品牌创新“党建+救助”新模式,创新打造未成年人服务品牌。建立市、区(县)、乡(镇 )、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四级联动、部门联动、个案动态转介的分层分级关爱服务体系。 1、个案帮扶,“点对点”精准对接 打造“星星点灯”个案服务项目,通过走访、评估了解困境对象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提供信息咨询、暖心陪伴、成长引导服务等;为其提供不良行为改正、心理疏导、经济压力缓解、上户支持等。全年服务个案45个,完成个案跟进1000余人次。为示范点社区、市城区部门困境未成年人、未保中心救助对象共计127人发放米油、衣物等救助物资,特困对象发放慰问金5000元。通过链接市局慈善办资源,获赠300听奶粉,按照2听/人,让鼎城区迎宾社区、丹洲乡三湖村、芦狄山乡岩栀子村、柳叶湖街道白石社区等11个社区困境(留守)儿童,及35名中心救助对象、24名重点个案,共计150人受益。 2、《未保法》宣传,“线上+线下”推广 从贯穿全年的新未保法普法宣传及普法实践出发,开展市城区困境(留守)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一是以学校、社区为阵地,开展线下宣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进学校活动在郡德学校、东风小学、江南小学、柳叶湖一中、丹阳街道光荣路社区等学校、社区开展,覆盖学生家长教师和居民2000余人次。2021年5月27日上午,在郡德学校举办了2021年度“以法之名,协同护航”未保法宣传暨“六一”活动。邀请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二十多家成员部门及区民政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市郡德学校300余名学生和家长及社工、志愿者共计500多人参与此次活动。副市长龚德汉出席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党组书记、局长龚美爱致辞。二是以网络为线上阵地,创新未保法宣传手段。联合市检察院推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微课堂,向社会公众讲解新未保法“六大保护”,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墙。强调源头治理,拍摄《家庭保护宣传教育视频》,为困境对象家庭提供正确地家庭教育模式,开展指导性服务。 3、特色项目开展,“全面”扩展服务内容 打造“追梦空间”青少年社会服务品牌。利用未保功能区开展“暖心烘焙•快乐成长”、童心向党“庆六一”、“品味端午•传承文明”、“金秋助学”等关爱主题活动,帮助困境未成年人扩大人际交往圈,促进社会融入;其中,“金秋助学”活动链接爱心单位助力现金1.4万元,为14名困境学子助学圆梦。通过广泛联动,链接市房地产产权管理处、市司法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湖南中车等60余家单位及爱心人士为困境(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经济支持,累计金额达三万余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1、2021年度市直民政系统精细化考核优秀单位; 2、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3、民政部评选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2-02-25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
填表人: 陈喆 联系电话:13511188081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