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1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9 17:39: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3361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劳动就业服务、职业介绍、就业前培训、管理待业人员、劳服企业行业管理。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89号

法定代表人

潘平

开办资金

216.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5.2

222.7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2月,单位开办资金由148.05万元变更为216.5万元;住所由常德市武陵大道北段变更为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89号。

今年以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围绕“稳定就业、扶持创业、减少失业”的工作目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圆满完成年初既定工作目标,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一、主要社会效益 截止12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7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培训各类人员69039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53%,其中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4371人,各类人员创业培训9379人,占全年为民办实事省目标任务的216%;全市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2896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00人的266%;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44人,完成目标任务36000人的106.79 %;全市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21799人,占脱贫劳动力总数的82.07%,较去年年底增加1.68%;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99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3%,直接扶持1133人创业,带动和稳定就业160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9%左右。 二、业务开展情况 (一)升级服务品牌,创新创业发展生机蓬勃 培育人才,提质创业品牌。一是举办创业训练营。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策划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期创业训练营和一期“我为常德代言”全能主播专训营。二是开展创业大讲堂。中心通过支持五大就业创业协会搭建交流平台,以网络主播、“高效创业.企业战略规划”、电商创业和直播电商如何助力返乡创业为主题开展创业大讲堂。三是举办创业大赛。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为重点内容,设置高校项目组、特色创业项目组和创客主播专项组三个组别,吸引了全市298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 建设基地,厚植创业土壤。一是基地评选创优争先。2021年,新增鼎城区创业孵化基地、柳叶湖双创空间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8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顺利通过复评,常德市创业孵化基地、鼎城区创业孵化基地、柳叶湖双创空间列入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评优名单。二是主播基地有序运转。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引进企业投入300万用于基地建设,三年内将新增项目就业岗位200个,实现大学生就业2000人,覆盖职业12个。 指导创业,选树优质示范典型。一是开展“两团”评选工作。通过自主申报、区县推荐、评选了市级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和创业培训讲师团成员各30名,健全和完善了全市创业服务体系,充实了市县创业就业工作人才。二是评选优质示范典型。经公开申报、择优推荐、量化评定及公示程序共评选出“2021年度常德市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90 家,同时按照市级示范典型4万元/家的标准给予资助。三是筹建创业指导工作室。市本级选取优秀创业导师,并筹建了2家创业指导工作室,为创业实践提供后续服务,同时优化了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规范流程,优化创贷服务。印发《常德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常人社发〔2021〕20号)及工作调度性通知8个,明确个人及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的相关要求。根据省就业中心工作统计情况和大督查情况,常德市创贷工作排名靠前。通过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报、网上办理工作,建设市“金融超市”平台,截至12月底,全市通过金融平台申报创业担保贷款160笔,符合发放条件贷款25笔,发放额度610万元。 (二)优化服务体系,职业培训工作有力推进 紧盯目标,扎实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按照市局关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求,任务与专账资金实行双结算、双考核,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截至12月底,市本级培训各类人员10302人,占全年为民办实事省目标任务的258%,其中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202人,培训补贴1372万元,创业培训5100人,拨付培训补贴647万元。 赛培结合,着力提升创业培训师资水平。一是以培训促提升。选送3名讲师参加网络创业培训(直播版)师资班和乡村领雁创业培训师资班、开办三期不同特色的师资班,并从从现有SYB师资中挑选优秀讲师参加培训,逐步完善我市各类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了师资队伍。二是以大赛促提升。今年的讲师大赛分设三个赛道:“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讲师综合能力赛、网络创业培训讲师综合能力赛和马兰花创业培训微课赛,我市共有89名选手报名参加,提交微课作品13部,4部作品分获马兰花创业培训微课作品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的4部作品中两部作品荣获课程设计作品优胜奖。三是以大赛评等级。通过大赛促使创培讲师提升自身授课水平,在大赛第二轮集中定级,继续执行按级薪酬,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进出机制,以能力论英雄,真正提升师资水平。 双向签约,有效助推创业培训高质量发展。继成立创业培训讲师协会后,中心率先在全省推行创业培训讲师与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签约,通过签订聘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优化选配师资力量、提供讲师交流平台,严格讲师管理考核,促使创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量,同时提升师资水平,此项创新举措得到省就业服务中心大力推介。 落实政策,积极开展以工代训。继续执行我市“以工代训”具体实施细则,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新吸纳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企业按吸纳人数给予1500元/人的培训补贴,全市发放以工代训补贴1653人,补贴金额247.95万元,市本级发放以工代训补贴322人,补贴金额48.3万元。 (三)落实服务政策,重点群体就业久久为功 明确思路,促进转移就业。通过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全市今年务工规模不低于去年的总体要求。通过提供311就业服务和健全劳务机制,积极为易地扶贫搬迁和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做好就业帮扶。通过巩固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确保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当前,全市在岗工作的农村劳务经纪人共有1887人。 精准靶向,拓宽就业渠道。印发《关于申报常德市就业帮扶爱心单位的通知》(常人社函〔2021〕25 号)择优选择能够长期稳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的就业帮扶车间或基地,评选为“常德市就业帮扶爱心单位”,每家给予5万元以奖代补资金。通过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对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公益性岗位的建设,为我市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更多支持。截至12月底,省平台中显示,全市共建立就业帮扶车间735个,吸纳脱贫劳动力5399名,建立就业帮扶基地55个,吸纳脱贫劳动力866名。 细化举措,重点帮扶困难人员。一是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通过发布公告、自愿申报、审核比对、网站公示,共确定2021年符合公益性岗位补贴条件的共182人,补贴金额151.074万元,补贴分两批进行拨付,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拨付,拨付资金128.898万元,补贴143人。通过对2017-2020年市本级公益性岗位的清理,对不符合领取条件的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做好退捕渔民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层级电话抽查,加强退捕渔民信息跟踪,完善实名制台账,严格按照“四送”、“七有”的工作要求进行精准服务。截止目前,人社部下发的数据中,我市共完成建档立卡渔民信息采集4158人,已就业的2832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已经清零。三是开展专项就业服务。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点亮万家灯火”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帮扶专项服务行动,通过摸清农民工人口总数、就失业各类信息、汇总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精准匹配,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宣传发布岗位,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返岗复工提供了支撑。 落实目标,扎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一是全面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根据《关于印发<2021年湖南省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湘人社发〔2021〕3号)要求,我市全面启动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全市共确定168个社区(村)纳入2021年度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重点建设范围。截至12月底,所有创建社区(村)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不低于上年度同期水平,特定对象数据采集稳步推进。二是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同步推进。下发《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认定的范围、标准和流程,要求区县(市)按通知要求执行。 (四)助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成果持续巩固 提升技能,开办帮扶专班。针对农村技能人才需求,开办安乡点村焊工培训班、开展对口帮扶沅陵县开展焊工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通过精准、精品、精英培训课堂,做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明确主题,举办特色活动。根据上级各部门要求,今年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建设乡村振兴车间为契机,扎实开展多种类的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通过“推进乡村振兴车间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了点对点招聘和爱心助学、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宣传等六个专场活动,就业服务做到全方位覆盖。截至目前,我市为近10000人次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就业帮扶。其中,2543人享受了“311”就业服务,496人成功实现就业。 (五)落实兜底保障,稳岗政策落实成效明显 一是超额完成参保扩面任务。2021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7万人(目标任务:35.49万人),其中市本级12.7万人,全市包括各区县市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通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和落实失保扩围政策,截至12月底,全市共为8216人50078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6724万元,共为136名企业参保在职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2.78万元。三是稳步落实失保扩围政策。截止12月底,全市共为12131名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1805.98万元。四是大力推进稳岗返还政策。通过降低裁员率门槛、扩大享受范围、简化工作流程,今年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享受稳岗返还,全市已为3365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468万元,真正做到稳岗返还全覆盖。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做好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工作,继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继续抓好综合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1年度绩效考评为局属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2-03-28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吴亮  联系电话:13367362121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8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