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9 17:24:40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2529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德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业务范围: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常德市朗州路633号

法定代表人

刘凤姣

开办资金

268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56

2793

网上名称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中心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章程开展工作,严格工作流程,未发生违反单位章程的情况。 二、主要业务工作及社会效益: (一)夯实党建根基,激活精神动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断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和本领,常德市疾控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发展理念,筑牢基层党建“桥头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五个聚力、五个抓实”,坚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创建模范机关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全方位提高党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质量效能。中心领导班子在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卫生应急与传染病防制、艾滋病与结核病防制、慢性病综合防制、虫媒监测与消杀、免疫规划、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控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放松。面对疫情大考,以党员骨干为主力军的应急队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排头兵效应,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市的疾病防控工作从“各自为战”向“联合作战”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实干中锤炼党性,实现党建、业务双向发展,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常德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二)全面阻击新冠,筑牢防控屏障。今年7月至8月,常德市武陵区穿紫河发现新冠德尔塔疫情,中心创造了日检2万人、每日24小时连轴转的历史记录,科室每位同志都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出“24小时不停机的实验室侦察兵”、“核酸检测三朵金花”等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疾控中心临危不惧,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为筑牢新冠肺炎疫情屏障,中心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一是按照国家和省级方案要求,年度内完成常住人口63.6%接种目标;二是加快提升接种服务能力,稳妥有序、分阶段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加强疫苗全过程管理,做好信息登记报告,确保疫苗全流程可追溯;四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接种安全规范;五是妥善做好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确保了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充分发挥中心的专业支撑作用,各科室工作下沉,指导全市各地落实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完善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紧盯重点场所和关键环节,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抓手,落实多病共防,促进了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三)强化监测预警,规范疫情处置严格按照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持续开展监测防控工作。通过网络巡查和预警信息处置、病原学监测、个案调查、聚集性疫情处置、动物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监测、外环境监测等手段,全面布置落实我市监测与防控工作任务。加强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健全联防联控机制,规范有序处置传染病疫情。密切关注麻疹、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止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开展全市性传染病防控培训、全市性卫生应急演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日常评估和专题评估。狠抓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率≥99%;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99%;无重卡;身份证填写完整率≥95%;辖区内报告单位无错报、误报情况。努力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质量。(四)推进免疫规划,做好常规免疫中心狠抓固本强基,不断夯实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深入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推动预防接种规范化服务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疫苗管理和接种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接种门诊数字化、规范化建设。依法依规妥善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持续做好常规免疫,继续强化脊灰、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监测,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中心坚持“巩固传统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稳步推进提高”的原则,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向前发展。中心要求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规定的时间及频次,及时向适龄儿童提供所有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服务。同时,坚持定期反馈机制,每月对接种门诊反馈一次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对于接种率未达到要求的门诊增加督导和技术指导频率,确保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中心把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纳入了常态化管理,要求各接种门诊定期开展周查补、月查补和季度查补工作。要求各门诊及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村医发放接种通知单等方式,通知漏种儿童家长尽快带领儿童进行补种。不仅如此,中心还大力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合作,明确了各自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儿童在入托、入学前按要求全部完成疫苗接种,为学生筑牢免疫屏障,避免了校内大规模发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五)实施“六大工程”,开展群防群控认真落实《湖南省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强化艾滋病综合防治、科学防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探索流动人口、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从儿童到青年全覆盖性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强化重点人群主动检测,对监管场所新入所人员、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易感艾滋病高危行为人员做到“逢进必检”。在高校推进“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干预”项目全覆盖,并逐步在重点娱乐场所探索试点。进一步明确防、治、管职能,提高综合防治质量。打通检测、诊断、转诊治疗和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识别和转诊艾滋病、性病、丙肝技能。推进国家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六)健全服务体系,遏制结核病例中心以《常德市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 年)》为指南,全面实施 2020 版结核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以降低肺结核发病率和耐药结核病发生率为目标,全力做好防、治、管有效衔接。一是大力推广应用新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病原检出率;二是加强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强化规范诊治和全程管理患者;三是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和处置,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四是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推进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2021年以来,中心建立了以结核病防治机构、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基础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在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心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了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有效提高了防治能力。中心对各级各类人员实行分级分类指导,有针对地性开展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目前,中心结核病防治已经拥有了一支具有一定经验的防治队伍,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七)加强部门协作,巩固血防成果。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严密防范血吸虫病发病率出现反弹,2021年年初,中心强化责任担当,实行问责追责。要求血防区各单位进一步强化防控意识和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不断补短强弱,严格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严防“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发生。中心强化疫情监测,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急感疫情监测网络和疫情报告处理机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感报告意识,要求血防机构细致查螺,精准灭螺,建立重点环境巡查制度,积极开展血防区内重点人群筛查和急感疫情监测。积极开展治疗救助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工作,持续强化部门协作,巩固扩大血防成果。不断加强血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防治能力。加速防治适宜技术应用,努力建设“智慧血防”。充分发挥网络及新媒体等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重点人群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血吸虫病的鉴别和诊断能力。做好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评估工作。重点抓好输入性疟疾防控,确保不发生输入继发病例,持续保持消除疟疾状态。继续做好碘盐和人群碘营养监测工作,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做好水源性高碘危害监测工作。鼎城区、西湖管理区做好高水碘地区监测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尽快落实改水工作。(八)依托监测筛查,推进慢病防控。中心坚持以人民身心健康为根本,按照“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统一部署,统一领导,依托监测筛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格局,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服务体系,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 倾力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的指导工作,做好肿瘤登记、死因监测、心血管病监测、慢阻肺监测等慢性病监测工作,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全覆盖。推进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成人慢病与营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慢性病干预项目。贯彻落实《健康湖南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 年)》,按要求完成省级肺癌筛查项目。以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为突破口,建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和干预。依托监测及项目工作,探索筛查机制,推进干预措施。(九)完善信息平台,拓展校卫内涵。今年来,中心严格执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2021年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全力做好新冠防控、免疫规划以及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拓展学校卫生工作内涵。 实施《湖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学生近视调查项目及常见病监测项目为工作重点,运用湖南省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做好项目数据收集与管理,充分利用调查数据,完成近视率核定年度工作任务。以《湖南省学生常见病干预项目工作手册》为指导,积极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等常见病干预工作。配合教育等部门实施学生营养干预行动,落实《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宣传推广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十)加强食安监测,提供风险预警。为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责,有效防控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信息互通,实现监管数据共享,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中心扎实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并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培训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交流会商机制,强化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协作,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群众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中心相关职能部门收集食源性疾病信息和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数据,相关信息及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录入系统。分析危害因素可能来源,主动发现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科学支撑。县级以上城市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结果信息每季度至少向社会公开1次。酌情开展地方特色或重点食品或舆情热点食品监测,为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及风险预警。各区县市要根据本地生态环境、传染病流行情况及卫生创建工作需求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十一)注重疾控宣传,倡导健康生活。中心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干预及健康支持性活动的创建,引导人们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心所属各级疾控机构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健康科普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加强疾控系统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健康科普人员传播能力。积极探索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创新,将全民健康观念根植到位。发挥专业优势和信誉优势,注重从健康知识内容、制作展现方式和传播手段上创新,做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任务的主力军,推动疾控系统健康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保持与媒体的合作,拓展宣传覆盖,创新健康科普作品,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持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宣传工作,疾控中心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00009543070211J4009) 有效期:2022年1月24日至2027年1月23日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1年度全市平安建设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一党支部)、2020年度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2-05-11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黎超  联系电话:18216203168  报送日期:2022年05月16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