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4364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农机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农机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作业规范、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信息网络建设指导;农业机械投入抗灾救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安全监理、鉴定、认证管理及技术检测。 | |||
住 所 | 常德市沙港路7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肖轻云 | |||
开办资金 | 55.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9 | 64.1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农机事务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 2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0年11月办理了变更登记,单位法人由沈国安变更为肖轻云。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机事务中心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支持下,常德市农机事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主动作为,机构改革过渡期间干事创业氛围浓厚,疫情防控期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防汛抗灾、抢收抢烘服务“三农”。一年来,全市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壮大,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农机干部队伍更加奋发有为。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81.5%,比去年增长1.31%, 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69.41%,比去年增长1.22%。现将2020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补齐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助力粮食安全 为进一步补齐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短板,全市大力实施早稻集中育秧机插秧作业补贴、水稻机抛秧作业补贴试点、插秧机、抛秧机累加补贴和购机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广泛开展推广演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疫情防控期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3月11日,召开全市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重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座谈会,传达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关于春耕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今年全市农机工作特别是春耕生产及农机合作社建设进行了调度部署。3月底,全市452家现代农机合作社、72家农机产销企业全部如期复工复产,投入春耕准备,早稻机械化生产工作有序开展。4月12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在汉寿县召开,会议演示现场对水稻大棚育秧、机插秧、机抛秧等机械化生产环节进行了现场演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隋忠诚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12月2日,市农机事务中心主办了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演练推广暨粮食生产调度会,现场推广演示了中联重科新型水稻有序抛秧机,得到了省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龚昕、市政府副市长龚德汉的充分肯定。今年全市共推广高速插秧机143台,抛秧机238台,水稻机插秧面积325.4万亩,机抛秧面积29.8万亩,机械化种植水平达39.6%,比去年增长4.4%。 (二)大力推进“331”机制,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为推进“331”机制,全市农业、农机部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 在机具累加补贴方面,市财政对市直各区购买的中联重科PL-60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给予3000元累加补贴,对汉寿科祥生产的牵引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给予5000元/台累加补贴,抛秧机累加补贴10000元/台。大部分区县市对插(抛)秧机械累加补贴3-5万,桃源县补贴6万元,对作业达1000亩以上的再补2万元,澧县对全县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补贴8元/亩。 在购机贷款贴息方面,省农信担对购机贷款给予50%的贴息。市财政对今年我市购置抛秧机的农户、农业经营主体按5万元/台贷款额度实行全额贴息。 在项目建设方面,鼎城、安乡、澧县、汉寿被纳入我省机抛秧作业补贴试点县,桃源被纳入深翻耕作业补贴试点县,临澧、安乡被纳入同步深施肥补贴试点县,津市市被纳入宜机化田土改造试点县,汉寿县承担了平安农机示范县建设项目和特色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县,总项目资金达1530万元。 全市开展新机具演示评价39场,共有112个型号机具通过演示进入我省补贴目录。共组织各类培训班100期,培训人员7800人。5月28日全省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比武我市获二等奖,8月27日,在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湖南省选拔赛中常德市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我市孙连明代表代表湖南参加了全国比武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截至12月6日,全市共争取到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84亿元,占全省补贴资金的六分之一,使用补贴资金1.7亿元,推广各类农机具13358 台(套),受益农户7514 户,拉动社会投入5亿多元。 (三)抓实拖拉机顽瘴痼疾整治,大力创建“平安农机” 一是持续推进拖拉机顽瘴痼疾整治。全市共摸排出存在隐患的变型拖拉机2945台,已全部完成整改。变型拖拉机已注销8335辆,现存量为2880辆,牌证核减比例达到74%。 二是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农机安全生产沅澧行”活动,全市共出动流动宣传车260台次,监理人员413人次,进行现场农机安全宣传活动82余次,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8916余份,发送农机安全警示短信21108余条,与农机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书1243余份,在各主要路口、街道悬挂横幅2671余幅,开辟宣传专栏21余处,设置固定宣传警示牌86块,现场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受益人数7548余人,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是主动开展联合执法。农机监理队伍主动配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对拖拉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路段联合执法检查。全年拖拉机顽瘴痼疾整治行动联合执法1165次,查处拖拉机违法违规行为4989次,下达问题整改通知书4312份。 四是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全市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1个,“平安农村”示范村69个,“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22个。汉寿县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项目目前已经通过省级验收。 五是优化服务,开展好各项监理业务。全年累计注册登记农机具3385台,核发拖拉机、收割机驾驶证1090人,年检农用机械8809台,推广安责险保单1335单。 (四)扶持创建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新型主体 今年我市以省合作社建设项目为抓手,全力扶持我市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创建了12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7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3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9月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针对穗上长芽等严峻形势,全市广泛动员现代农机合作社抓晴天,抢阴天,调集收割机6500台(套)、烘干机1500台(套),日夜奋战,投入抢收抢烘,确保500余万亩中晚稻颗粒归仓。 一是开展调查摸底。上半年对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分档次建立起农机合作社项目库。 二是加强素质培训。4月10日,市农机事务中心联合市农教办在市高等职业学院举办了一期为期3天的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参训人数140多人。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召开了创建大会,对合作社项目创建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宣传。 四是加强项目扶持。市农机事务中心、市财政局在市辖区范围开展星级合作社评选,评选出星级合作社3家,每家奖励10万元。 (五)强化政治导向,全面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中心以“文明单位”、“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以巡察问题整改为导向,强抓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抓强领导班子建设。今年,市农机事务中心配齐配强了党总支班子。新的党总支班子老中青结合,最年轻的班子成员才30岁,增强了班子活力。 二是抓牢意识形态阵地。中心建立健全了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了党建知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测试,为全市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和组织保障。 三是抓细机关党的建设。市农机事务中心党总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五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组织党课教育2次、党日活动11次、各项集中学习50余次,全年动员党员志愿者11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9次、爱心捐款3轮。中心建好了党建活动室,组织党员深入院落、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机具核验、安全执法、示范推广等服务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平安创建;深入扶贫点村开展结对帮扶,充分发挥了中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中心党总支抓牢“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开展了“五个一”专项治理、纠“四风”等各类专项行动,9月13日起,中心党总支接受市委第三巡察组的全面巡察工作,对巡察组移交的23条问题找准症结,即知即改,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的笼子。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化发展基础薄弱 机耕道比较缺失,“有机无路走”现象普遍存在;农机手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新型职业农民极度缺乏,农机化技术培训任重道远;农机维修网点少,维修不及时、收费高;农机作业服务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关键环节先进适用机具偏少,如能正常使用的插秧机、抛秧机、植保机械,尤其是经济林果业、水产养殖机具较少。 (二)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难 当前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规模做大做强难,农机合作社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较少,国家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较弱,特别是如何扶优扶强是短板弱项,需要进一步整合产业发展、作业补贴、技术培训等项目资源,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未来发展。 (三)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新机具、技术推广难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缺乏经济、实用的机具,加上有些新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如机插、机播育秧成本,秧盘成本)导致农户对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种植积极性不高;基层农机人才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师资力量与培训资金跟不上,导致先进适用机具及新技术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四)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力量薄弱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人员少、事情多,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不能切实履行到位,未完全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加上农机监理部门经费不足,基层农机安全员经费得不到保障,农业机械分布于田间地头、各家各户,源头管控难。部分地区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机制不顺。 (五)工作体系、工作方法、工作力度不够到位。 当前尚处于机构改革的磨合期,农业农村局与农机事务中心的工作职责职能还不够明晰,主动谋划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前瞻性不够,合力推进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个别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着力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种植、烘干短板,水稻、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1%以上; (二)着力推进农机购置等惠农政策政策落实。力争全市每年争取农机补贴资金1亿元以上,带动各类农机具推广4000台套以上。根据各地需求,大力引进推广示范蔬菜、油茶、林果、畜牧水产养殖生产需要的特色农机、设备设施。适当推荐部分县开展自主选择品目补贴试点。 (三)抓好项目实施督促推进。各区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水稻、油菜、林果、茶叶、水产养殖等产业至少建设1-2个农机化示范基地。澧县、汉寿、鼎城、安乡机抛秧作业补贴试点项目要在明年早稻栽种期后完成目标。桃源、临澧、安乡要精心组织好水田深翻耕、深施肥项目实施。督促指导鼎城、汉寿、石门抓好钢架大棚补贴的试点。 (四)抓好农机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解决农机合作社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新建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每年不少于12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每年不少于7家,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每年不少于3家;培育建设一批蔬菜、林果、茶叶、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农机合作社。 (五)进一步抓牢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继续深入推进拖拉机安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变型拖拉机逐步淘汰;对标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农机安责险工作;夯实农机基层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创建“平安农机”建设。 (六)进一步抓好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竞争力,主动作为,争先创优,探索党建工作与“平安农机”创建、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民教育培训等业务工作相结合,提升党建品牌特色,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的农机党员先锋队。 (七)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强化工作调度。进一步与农业农村局强化沟通,紧密协作,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各司其职,建立长久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