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3 08:51:40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3564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确保全市公路畅通。业务范围:全市范围内公路管理、养护及改造。

    

常德市朗州北路兰园小区

法定代表人

高金平

开办资金

1301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41

12333

网上名称

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6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以迎国评为契机,全市路况大幅度提升。交通部组织的“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简称“国评”),重点检查国省干线路况,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我市路况在全省全国排名以及后期省政府对我市相关项目资金的安排,也直接关系到省政府对我市的目标考核。全市上下积极准备,日常养护、大中修、小修全面发力,全市国省干线路况得到了提升。 1.“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顺利通过。此次“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我市抽检线路为为安乡县S512线,共计21.085公里。10月20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国评检测组进入我市,对抽检的安乡县S512线进行了检测。据了解,我们受检的16公里国省干线全部检测为良等路以上,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务中心领导的好评。全市国省干线公路也以“国评”为契机,共完成坑槽挖补30165平方米,清挖水沟124250米,路肩清理456685米,清除遮挡物544处,更换标志标牌346个,修复钢护栏1174米,修补标线110723米,补栽里程碑、百米桩1243个,极大地改善了路容路貌及配套设施等问题,提升了公路服务水平和形象。 2.大中修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是“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年,大中修比往年任务更重、里程更长,共65.29公里,涉及全市16条国省干线,其中澧县15.2公里,桃源21.92公里,石门20.04公里,津市5.05公里,西湖2.03公里,鼎城1公里。在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大力督导下,在区县市(管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克服疫情、阴雨天气等多种叠加因素,16条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在建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2.4亿元,建成通车里程达65.29公里。 3.日常养护监管到位。2020年,我中心养护工作紧紧围绕小修工程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一是分好工作任务。年初,我中心根据省厅、省中心下达的路面小修工程目标任务,综合各管养单位实际路况需求,参照2019年底公路路况检测结果,及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二是做好日常巡查。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通过巡查及时掌控养护动态情况,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要求整改时限和结果的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全年,我中心共完成季度巡查4次,专项巡查8次、不定期巡查12次;各区县市建养中心按每月一次频率开展月度养护巡查和专项工程巡查,制定相应的养护巡查方案,做到了巡查有通报,整改有回复。三是用好考核评比。坚持季度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各区县市(管理区)公路管养机构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采取下发巡查通报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小修工程超额完成。围绕省厅下达的小修工程目标任务,我中心统筹规划、分解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大力提倡小修工程(预防性养护)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2020年全市共修复局部破损板块174540平方米,断角处治33289平方米,处治裂缝89247米,清灌缝603699米,面层修补21400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省公路事务中心年初下达目标任务。 (二)以顽瘴痼疾整治为主线,治超工作常态化开展。2020年,我市治超工作紧扣全省治超工作要点,以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为主线,坚持政府领导主抓治超,强力推进科技治超建设,狠抓源头管控和路面治理,进一步规范治超执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全市共检测货运车辆613978台次,站点查处超限超载车辆3256台次,卸载货物103072.2吨,交警计分17001分,运管吊销证件120起,利用不停车检测系统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242台次。 1.强化组织领导。我市以湘潭县“9.22”事故为警醒,全面贯彻省市党委政府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精神,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对治超工作高度重视,加强调度,及时解决治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6月16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就治超工作专门作出批示“治超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务必保持高压态势,久久为功,形成合力,建、管、用一体,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市治超办为进一步强化行业领域主体责任意识,督促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行业领域的督导检查力度,每季度对成员单位的治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讲评。大部分区县市(管理区)克服疫情影响,主要领导对治超工作重视程度不减,加强调度部署。 2.强化规范执法。各地以超限检测站为依托,常态化开展路警联合执法,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在重要地段设置固定卡口。临澧县交警大队把治超工作与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蓝牌货车开展专项整治,拦车后通知流动执法队伍现场赶来处罚,在省顽疾办突击检查中获得肯定。澧县建立交通、公路、交警3个小分队,在澧南、洄水桥、城头山新年、马堰、蔡家坡等地设立了5个临时治超卡口,实行一个卡口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多个部门派员联合执法,24小时轮班值守,力度空前。桃源县定期在政府网站上曝光查处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信息。柳叶湖路警联合执法将所有处罚案例既在站内公示,也在管委会网站公示,切实做到了公正、公开。 各地在市治超办协调下,吸取慈利恶意闯关事件教训,会同公安机关于6月下旬统一开展超限检测站冲闯关整治,重点打击恶意冲闯关、通过检测通道不按限速标志减速、故意堵塞检测车道、蓄意冲撞执法人员、不服从执法人员指挥、威胁恐吓执法人员、恶意甩(锁)门弃车不接受处罚等违法行为,同时将上述行为列入行业领域内涉黑涉恶线索及时上报。 各超限检测站全面建成不进站检测电子抓拍系统,接入交警违法处罚系统并全面启用。仅津市市新洲超限检测站就利用抓拍系统查处不按检测车道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1524起,罚款15.24万元。全市货车不进站检测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货车主动进站检测已成为常态。 3.强化源头治理。临澧县治超办主任带队走访40多家源头企业,送《湖南省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收集源头企业对治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县运管部门成立治超中队,与源头企业签定合法装载承诺书。鼎城区排查了62家源头企业,签定源头企业责任书,关闭了涉超严重的郑湾砂场;运管部门加强周边源头企业巡查,宣传《湖南省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货车合法装载、运输行为。武陵区落实市治超办交办事项不打折扣,迅速调度住建局落实建筑工地治超责任。桃源县治超办组织县交警、运管、路政等部门执法人员,对该县理公港、观音寺、牛车河片区涉超源头企业货车出场运输情况进行了常态化巡查。澧县对68家源头企业进行摸底排查。 4.强化科技管控。为全面依法推开源头科技监管工作,市治超办于5月下旬召开源头监管暨科技治超推进会,分析了今年来我市源头监管工作基本情况,各区县市(管理区)就当前源头企业安装计重监控和数据接入县级治超信息平台等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目前,全市73家重点源头企业已全部安装计重监控并联网,做到了24小时全程监管。 市治超办强力推动利用不停车检测系统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按照省不停车治超网规划推进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系统选址,同时要求西洞庭、桃花源、鼎城等地按时间节点建设计划内3处不停车检测系统。市治超办强力推动非现场执法工作,非现场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242余台次,罚款600多万元。为提高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查处率,各地进一步加强与法院协作,对已告知违法行为但在法定时限内不接受处理的司机和车主,全面推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全年各地累计强制执行案件达36起,提升了非现场执法结案率,强化了震慑效应。 5.强化事后追责。各地进一步加强事后追责,以市治超办抄告、通报的相关信息及查处的本区域案例为依据,临澧县对5家涉超砂场和搅拌厂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澧县对5家采石场进行约谈,分别给予了处罚3万元的决定,石门县对三个企业停供火工产品,桃源县对3家源头企业实施罚款处罚。临澧、鼎城加强非现场强制执行,分别执行到位3起。 (三)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路网结构改造逐步完善。改造农村危桥是落实省重点民生7件实事之一,我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加强督导。2020年全市危桥改造计划88座,其中国省干线13座,农村公路75座,总投资13536万元,部省补助1528万元,市县自筹12008万元。具体到各县市区,汉寿县3座,鼎城区6座,桃源县12座(国省5座),石门县16座(国省3座),临澧县12座,澧县13座(国省3座),安乡县20座,津市市4座(国省2座),西湖1座,桃花源1座。截止目前,除石门县3座在建,其他全部完工。 2020年全市安防工程项目共516个项目隐患里程1358公里,总投资额25644万元,其中国省补助9742万元,市县自筹15902万元。具体到各区县,汉寿县144个项目391公里,鼎城区4个项目37公里,桃源县118个项目321公里,石门县6个项目17公里,临澧县58个项目236公里,澧县11个项目15公里,安乡县146个项目314公里,津市市4个项目8公里,经开区22个项目13公里,柳叶湖3个项目5公里。截止目前,除桃源县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他单位全部完工。 (四)以隐患排查与消除为重点,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公路系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落实安全责任为核心,突出“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安全生产月”、“强执法防事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安全环境,实现了全市公路系统安全生产“零”事故。 1.全力消除行业隐患。2020年全市公路系统共排查出道路通行安全隐患1803处(其中干线公路隐患650处,农村公路隐患1153处),已整改销号1799处(其中干线公路销号646处,农村公路销号1153处,整改完成率99.7%,极大的解决了公路安全隐患。 2.全力确保信访维稳。切实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对原公路系统亦工亦农轮换养护工的管控,共接访11批96人,积极参加信访市长接待日活动,协助市信访局、市交通运输局做好对两类群体的接待与政策解释工作,及时答复来访人员的诉求事项。全年我单位未发生有比较大影响的信访事项。 (五)以保畅通为己任,应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年中我市连降大雨,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市公路系统在疫情期间按“一断三不断”的要求,加强督导,保障了全市公路畅通,为全市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汛期期间,做到了提前预警,积极上报灾毁信息,特别是7月6日,因连日强降雨,石门县南北镇雷家山(S522线K20.1处)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共300万方),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按照上级要求和中心党委指示,养护科、安全科第一时间连夜赶赴第一现场进行指导处置,并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理工大学专家沟通协商制定了公路阻断绕行方案和公路阻断抢修方案,减少损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