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668568173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环境保护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负责德山开发区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负责调查处理有关的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 |||
住 所 | 常德市德山开发区 | |||
法定代表人 | 卓德祥 | |||
开办资金 | 85.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6 | 136.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0年11月对事业单位名称和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变更,事业单位名称由常德市环境保护局德山分局变更为常德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法定代表人由游子荣变更为卓德祥。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在区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着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环境质量状况 1.大气环境质量:2020年,常德经开区优良天数291天,优良率为86.1%;PM2.5平均浓度为40ug/m3;PM10平均浓度为49ug/m3,环境空气质量在市五城区中排名第2名,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2.水环境质量:2020年,我区在原4处市控水质考核断面的基础上,新增1处省控考核断面(新兴咀省控断面,考核武陵区、经开区),1-12月具体如下:一是饮用水源地1个(金陵水库饮用水源地),监测合格率达100%。二是新兴咀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水质。三是金陵水库坝下断面(金陵水库大坝分水闸出口),除5月、6月水质分别为Ⅴ、Ⅳ类水质外,其余均稳定达Ⅲ类水质;和尚桥断面(东风闸上游50米),除2月为Ⅴ类水质外,其余均稳定达Ⅲ类水质;枉水经开区入沅江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1. 领导高度重视。常德经开区工委、管委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工委、管委印发的《调整有关议事机构的通知》(德办法﹝2019﹞7号),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邹如龙为主任的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完善了环保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定期召开生环委会议听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先后8次召开工委会、环委会等会议研究环保工作。工委书记李育智,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邹如龙先后多次赴海利化工、宏旺环保、瑞冠生物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督促企业解决环保问题。建立了生环委督办、交办机制,定期梳理环境风险和问题,对部门、企业进行问题交办。 2. 完成机构改革。根据市委编办《关于市生态环境局部分特定区域分局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通知》(常编办复〔2020〕45号)文件要求,“将市环境保护局德山分局更名为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并调整由市生态环境局直接管理,为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其机构性质、机构级别、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均维持不变。”10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委派交接工作组与常德经开区工委完成对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的管理权限交接。 3.打好蓝天保卫战。贯彻落实蓝天保卫战的工作要求,以空气质量改善为刚性要求,抓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一是开展了24小时大气巡查。聘请第三方开展24小时巡查工作,建立镇街联动、部门协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及时反馈,实施巡查联动,建立实施“以时保日”24小时科学防控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扬尘管控。加强部门联动,强化道路、工地、拆迁工地的扬尘管控,严格落实扬尘管控6个“百分之百”,建立扬尘管控工作台账;三是强化涉气企业日常监管。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推进工业有机性挥发物(VOCs)综合治理,特别是海利化工、宏旺环保等治理效果明显;四是落实错峰生产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应对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天气;五是抓好秸秆、杂草、垃圾等露天禁烧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多措并举,秸秆、杂草、垃圾等露天禁烧得到有效管控;六是加强油烟监管。经开区6家行政事业单位已完成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任务,并严格落实运行情况日常检查;七是加强机动车尾气、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强化工程机械污染防治,建成区内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强化柴油车污染监管,依法查处机动车排放不达标的违法行为;八是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推进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推进电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九是抓好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规定落实。划定的禁燃区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他地区限放烟花爆竹。 4.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生态滤池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入库沟渠的清淤除杂,保持水质稳定达标;二是抓好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重点整治项目,已启动东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市控监测断面实现稳定达标;三是推进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完成雨污分流,实现生产、生活污水全收集;四是开展涉水企业监测。制定监测计划,实现涉水企业全覆盖,督促企业污防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增加对医院、洗涤行业、污水处理厂等水质监测频次和特征因子监测,确保了地表水不受污染;五是重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统筹推进围山渠治理工程,加强已完成整治的三岗渠、新包垸等黑臭水体日常监管,防止黑臭现象反弹;六是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11月提前完成石门桥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七是防治地下水污染。配合市局开展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八是开展“一库两湖三水”监测。持续对金陵水库、盘塘湖、肖家湖、枉水、东风河、友谊河开展日常监测,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细化控制单元,强化水环境监管和考核,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九是完成“洞庭清波”专项整治工作的交办任务。 5.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耕地为重点,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全面贯彻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制定扶持有机肥生产、废气农膜回收、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激励机制,建立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和废气农膜回收、贮存和处理处置体系;二是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三是加强土壤环境管理。配合做好常德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验收的相关工作,推动已安排资金的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完成,完成了镍电池材料场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四是深入推进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与偷排漏排,规范企业无组织排放及物料、固体废物堆场堆存;五是强化危险废物管控。全面开展危险废物大调查大排查,推进现有收集、利用危险废物的经营项目进入符合环境规划和产业定位的产业园区,督促企业完成危险废物转移;六是抓好医疗废物及特殊垃圾处置。落实医疗废物应急处理、杀菌消毒等要求,严格规范管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 6.强化企业监管。一是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二是全面开展监督性监测。结合“双随机”检查,按要求开展监督性监测,从水、气、土全方位、全覆盖对全区排污企业进行监测,严格督促企业落实法律规定的治污责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加强企业信息公开和法制宣传。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按规定全面公开污染防治、监管执法和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等重点领域信息,督促企业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自觉接受监督,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7.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各类调查对象共计404家,其中工业源366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家;入河(海)排污口20个;非工业企业锅炉2个;加油站8个;储油库2个;油品运输企业1个。常德经开区环保局荣获“湖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王川同志荣获“湖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8.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发证登记工作。全年完成33个行业和91个行业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企业421家(33个行业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企业28家,其中重点管理5家,简化管理2家,登记管理10家,关停搬迁及无实体企业11家;91个行业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企业393家,其中重点管理31家,简化管理企业27家,登记管理企业335家)。 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暨“夏季攻势”任务进展情况 经开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020夏季攻势”任务数为12件,均已完成并销号。 四、中央、省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 1.中央、省交办我市的涉及我区的19个突出环境问题,均已按时间节点办结并报送销号材料。 2.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中,常德经开区共收到信访件8件,已办结7件,正在办理1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