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地震局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1 10:33:31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3169X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地震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地震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业务范围: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拟定与实施、标准制度与实施、规划与计划、科技管理、执法监督、地震监测预报管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2999号

法定代表人

揭正亚

开办资金

29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6.8

500.8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已按规定执行。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应急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市地震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和行政执法为抓手,全面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水平,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全省评比中,市地震局在全省市州防震减灾工作考核中获先进单位,排名第一;石门县、临澧县地震局荣获全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安乡县地震局荣获全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马玲玲、江时军、蒋志雄、潘健鹰等四位同志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 一、综合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此次机构改革中,常德市县两级地震部门人员和机构都得到了加强。夯实工作基础。市级编制数从机构改革前的14名增加到17名,内设科室从改革前的4个增加到5个,内设办公室、监测预报科、震害防御科(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公共服务科(法规科)、台网运行管理科。8个县级地震局全部保留并出台三定方案,武陵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等7个应急管理局有专门的业务股室承担防震减灾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切实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分别召开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地震安全大检查、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专题会议;防震减灾工作在我市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中取得宝贵加分;年初下发《常德市2020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及考评办法》,将36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并进行百分制考核。加强工作督导。年内召开工作调度会议三次,有力地促进了防震减灾日常工作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安乡、临澧、石门、澧县、津市等地分别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对地震应急预案、增加专项经费、园区区域地震安评等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二、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台站布局更加优化。全年完成台站建设项目2个,新建台站项目1个,走在全省前列。总投资概算590万元的常德(郑家河)地震综合台已完成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护坡、箱涵、进出道路等)施工,正在办理验收手续。总投资概算130万元的常德鼎城试验台已完成井房改造,进入仪器安装调试阶段。全国目前最深的地震观测科研深井(3400米)观测项目落户常德。日常运维管理到位。制订完善台站管理运行细则,加强所属各台站的运行维护,定期开展台站巡查,及时处理日常数据,全市观测资料在省地震局年度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群测群防网络初具规模。每个区县(市)地震部门建立了3个以上骨干宏观观测点,全市累计建立32个,五个观测点按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监控并实现网络成果共享,及时处理群众震感反映事件2起。地震分析预测持续提质。全年组织3次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地震监测、分析预报软件、抗震设防业务培训。推进年度地震会商改革,7个区县市地震局编制了年度会商报告,拓展研究区域,进行兵棋推演,扎实提高会商水平。 三、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扎实有力。注重推改革、强监管、优服务,加强抗震设防领域源头监管。工改平台改革积极推进。市县两级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深化改革,积极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全市累计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确认事项80余件。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迎省检获好评。全市对纳入检查范围的1630项建设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标准自查,其中学校、医院类项目1349项、高层建筑42项都达到了抗震设防标准;2018年以来需要进行地震安全评价的项目做到了“应评尽评”,我市抗震设防工作得到了省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园区区域评估圆满完成。全省实施工业园区集中开展区域评估工作以来,我市1个国家级、8个省级工业园区先后开展了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评估面积达136.1平方公里,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北部新城地震小区划项目收官。耗资430万元的常德市北部新城地震小区划工作已相继完成区域遥感、浅层人工地震、场地钻探、历史地震考证、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等专题内容,通过国家局评审验收,正在下发批复文件。执法队伍不断强化。今年我局累计派出12人次参加省地震局、市司法局组织的执法培训,新购置了行政执法仪、录音笔、相机等执法装备,新增2人通过执法资格考试获得执法资格证。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推进。建成桃源青林省级抗震农村民居示范点,发放《常德市农村抗震民居设计示范图集》500余套,临澧寒溪安置小区,按照新农村建设和抗震民居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目前一期126户已经完工,二期安置125户在建设中。常德经开区引导青山安置小区、永安安置小区开展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建设。战略协作形成合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先后与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调查中心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常德市及周边区域地质调查,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灾情评估,非常规能源开采地震安全、规划重建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常德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制成型。经过充分酝酿,我市防震减灾“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已完成,在全市应急规划篇中设立专章,为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编制发展蓝图。 四、突出公共服务,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示范创建全省领先。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等7所学校被评为“2020年度常德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5所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占全省2020年表彰总数的1/6。市本级继续投入资金及物资近10万元支持桃花源防震减灾科普基地二期建设,认定桃花源科普基地、澧县彭山地震体验馆、安乡县黄山头科普基地为市级科普基地,全年三个科普基地已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社会效益显著。地震知识竞赛氛围浓厚。组织全市5万学生参加市级地震知识竞赛,营造了很好的宣传氛围。积极组队参加湖南省第三届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全省个人成绩前30名中我市有19人次获奖,占比6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员参与。全市充分利用“5.12”、“7.28”、安全生产月、科技宣传周、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相继开展了进机关(市民之家)、进学校(北正街小学恒大华府分校)、进社区(康桥社区、新东街社区)、进热线(行风热线)等活动。武陵、鼎城、汉寿、临澧、石门、澧县、安乡、津市都组织了集中宣传。我局省科普传播师在鼎城、津市、石门、西湖管理区等科级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专题宣讲。 五、强化装备建设,提升地震现场工作能力。无人机成军。投入资金近30万元购入大疆无人机及流动观测仪等相关设备,经过专业培训,我局4名工作人员获得“无人机操作手合格证”,使常德市地震局能在地质调查、应急救援、灾情评估、规划重建等方面利用无人机技术作业,提高了地震现场工作能力。开发地震应急图集。为大力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在综合全市地震构造背景、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卫星遥感、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水利等资料的基础上,委托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编制比例尺为1:25万的常德市地图、常德市地形图、常德市卫星影像图、常德市地质图和常德市地震区划、震中位置、矿产开采点、地质灾害点、人口分布图等常德市防震减灾应急系列图集,共向市级领导、防震委成员单位、各区县市应急、地震部门发放图集120余套,反映良好。建成常德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库。经过两年的收集整理,建成了全市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库,录入全市1420座水库,213座非煤矿山,39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69个乡镇街道,50多万个学校、医院、机关、民居、桥梁、危险源等建构筑物以及全市交通、地震断裂、地震宏微观台站的基础数据。为风险普查,抗震加固,应急准备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六、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推进中心工作落实。以党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全面业务工作。市地震局党支部以“五化”建设为抓手,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并举,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压实“一岗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为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2020年7月,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百名书记话党建》栏目以“在干事创业中凝聚力量 殷殷守护脚下这片土地”为题对常德市地震局党支部进行专题报道。2020年9月,市地震局党支部书记作为典型代表在全市400人的党支部“五化”建设推进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全年有市内外10多家单位来我局交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全局人员凝聚力。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严格的制度落实,严肃的组织生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扎实,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环境进一步风清气正。今年我局涉及超千万资金的工程实施、多批次干部选拔、工资调标未出现一起举报问题线索,得到市纪检部门的高度肯定。以争先创优工作为平台,充分展现地震局良好形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市级模范机关创建大力促进了事业发展,提升了防震减灾业务工作的能力;通过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密切地震局和老百姓的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