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1 10:18:08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2887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常德现代技术职业学校)(常德社区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通过广播电视为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业务范围:培养大专、中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常德市洞庭大道西段

法定代表人

陈华

开办资金

1911.6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9

2025

网上名称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坚持政治统领,强化使命担当 1.重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党员集中学习、上党课、中心发言、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桑植县贺龙纪念馆、十八洞村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党委书记朱立春以《忠诚始于足下》为题,带头上党课,明确要求以“创一流市州开放大学、建人民满意电大”为目标,凝心聚力促发展。 2.抓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委书记朱立春带头为农民大学生主讲了“立德树人,从我做起”专题讲座。校长陈华在学生网络开学典礼上主讲思政课“开学第一课”。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法规政策宣讲。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湖南日报》以《常德:纪律挺在前 把好“开学关”》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坚持面向基层,推进创优提质 1.面向电大学生,做好优质服务。今年,我校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不误,坚持教师上网课,重点开展录直播课程网上学习,共开设录直播课程75门,超过212场次,参与学生超过7778人次。实行市县联动的授课机制,定期向县级电大发布直播课录播课授课信息,要求市县两级电大的学员参与直播课录播课学习。坚持把招生工作摆在首要任务来抓,今年全市招收开放教育学生5541人,全市招生任务完成率167%,稳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在籍学生13211人。在全市电大系统推进思政课教学,形成了以政治辅导员为首,管理教师、课程辅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为辅的全员育人机制,共开展思政课录播课教学7场。编制了《2020年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实地教学检查测评表》,开展对区县电大教学检查,简化优化教务考务流程,落实教材征订,确保了征订率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全校老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篇,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改革课题结题1项,省电大课题结题1项,省电大课题立项4项,分别获得省电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和优秀组织奖,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2次《PPT制作能力提升》培训。新建“数字化学习与体验中心”和“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将数字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精简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开展学员评电大活动,以“电大故事+演出”的方式,让学员讲述“我的电大生活”。 2.面向农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培养实用人才是学校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全体党员干部今年6次前往扶贫点村桃源县杨公桥村进行结对精准帮扶,组织党员教师前往西洞庭毡帽湖村龙泉完小开展捐书助教活动。农民大学生日常教学工作中,坚持网上学习督查,每月发布检查通报,检查各区县市农民大学生教学环节是否落实,做好考核评优。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创新推进落实农民大学生“学知识+强能力+懂技术+交朋友”的四维培养模式和“专家+学员+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线下教学。今年已组织全市农民大学生专家讲座12次,实践教学活动10次。今年,招生农民大学生学员896名,6年达到6113名,同时已招收202名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人才,正式启动全日制高职农民大学生培养。 3.面向广大市民,推动终身教育。今年疫情期间,积极号召居民在家参与市民云课堂网络学习,网站注册人数增至3.5万人;为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校本部新建了常德丝弦、澧州大鼓、桃源木雕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11月在河街鸳鸯走马楼举行了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授牌仪式;10月,在津市毛里湖镇青苗社区举办了以“推进全民学习,振兴乡村文化”为主题的2020年常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评选出了鼎城区谢家铺镇社区学校1个示范性社区学校,武陵区三闾港社区学习中心等11个优秀社区学习中心;先后组织部分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赴福建、长沙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都市菜园”由点到面进行延伸,新拓展了33个家庭示范点,并进行了指导和验收;“乐享书吧”举办了“幸福像花儿一样”主题插花艺术体验活动、“乐享生活 香熏万家”主题手工DIY香薰蜡烛体验活动等主题活动;“百堂好课进社区”项目走进常德市夕阳红颐养院举办养生科普讲座,并延伸到企业,开展了2场财务和装饰专业的专场讲座,企业参加人员达200多人,深受社会好评;“戏韵鼎城”被中成协评为2020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曾强鑫被中成协评为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有4个项目受到省教育厅表彰,分别为:曾强鑫、舒金辉、罗明华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林峰家庭、邓建明家庭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学习型家庭”,常德市鼎城区摄影家协会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优秀学习团队”;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社区学校、常德市武陵区芙蓉街道社区学校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优秀社区学校”。 4.面向基层行业,服务社会。完成了全市教师50300名教师的学分登记工作,占比90.38%(全市共55654名),登记率、积分率位于全省前列。11月组织开展了约120人规模的常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骨干团队培训,为2021年全面推开能力提升工程2.0打下良好基础。完成了251人规模的省培项目“高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网络研修”(S206)、273人规模的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1148人规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开展各类社会化培训考试,助力行业水平提升,今年开展了2086人规模的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烟草公司培训考试、健康管理师培训、安保人员培训、安乡县科级干部政治理论考试等。面向基层培训与考试近3000人次,扩大了电大社会影响力。 5.面向基层干部,提升素质。今年,我校全面加强账号审核、督学促学、管理服务,做好干部在线教育支持服务。为落实中央精神,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组织了“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全市共10241名干部参加,提高了干部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助力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网上专题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班。目前,正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全市共有1805名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到年底,常德市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学院注册学习人数已达13297人,学员参学率、结业率居全省前列。 三、坚持创建引领,打造安全文明校园 1.全力推进省级文明标兵校园创建。为加强省级文明标兵校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我校今年多次召开文明创建工作的班子会、教师动员大会、调度会,切实增强全校教师对文明创建的认识。学校成立了创建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文明创建任务分解表等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将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分解到各学院、各科室,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全面创建、全力投入”的工作机制。对全校卫生死角、线路、墙面、宣传阵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对可能影响文明创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了督办;积极推广普通话,认真使用规范字。省文明网对我校进行了1次、市文明网进行了7次以上的宣传推介。为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道德讲堂、文明礼仪、志愿服务、未成年子女活动、“我们的节日”、安全防范教育、法治教育等系列活动。学校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各项文体活动和工会兴趣小组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开展老干活动、全市电大系统教职工气排球等活动,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此外,学校还强化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宣传推介、机要保密、督导考核、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力度,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推动了学校进一步发展。9月底,市文明办对我校省级文明标兵校园创建进行了预验收,得到了市文明办高度肯定。 2.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积极构建了综合治理四级联动机制,将平安校园创建与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制定完善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预案,及时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机制,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了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落实了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了学校网络社交平台、公众账号等管理,加强了安全教育,通过会议部署、微信群、QQ群等平台向全体教职工宣传防火防盗、应急逃生等安全防范知识。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做好隐患排查、综治维稳、重点防范、“抓民调创满意”等工作,确保了学校大局稳定。 3.全力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今年,我校深入开展以“面向基层、服务学员”为主题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努力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电大。以“四个工程、五个带头”为抓手,向身边典型学习,树立爱岗敬业模范。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将“百堂好课”送进社区、企业、农村。努力提升干部在线教育支持服务水平,服务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努力将“立德树人”和思政课教育紧密结合,积极组建思政教育队伍,学校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通过模范机关创建,努力为全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等中心工作做出了电大的贡献。 四、坚持硬件提质,适应转型升级 1.坚持“应用为王”,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为顺应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新形势,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开放大学建设要求,学校强化了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改善。学校投入20多万元新建了48个机位的云机房,改善学校网络机房硬件条件,满足了教学、培训、考试等各类用途。投入20万元,对多功能会议室音响及显示设备进行改造,新增了LED电子大屏,更换了音响系统。投入5万元增添了高清摄像头和86寸一体机等党建活动室与“智慧党建”平台硬件终端设备。投资13万元实施了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等级保护测评服务项目,确保我校信息系统顺利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2.0测评。 2.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策部署,迅速制定学校疫情防控方案,落实物资储备和师生防疫宣传,加强学校进出人员管控。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数字化学习体验中心项目结算;投资近60万元完成了“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项目;投资40万元左右对校园物业、绿化、电梯维保等项目进行改造提质;投资50多万新建常德丝弦、澧州大鼓非遗体验室、桃源木雕非遗体验室、终身教育名师工作室、烘焙室等社区教育活动阵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0年度被教育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标兵校园荣誉称号,被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授予系统办学目标考核“优秀分校”称号,被湖南老干部(老年)开放大学授予老年教育活动推广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