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0 16:53:03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1796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服务。业务范围:培训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队伍。

    

常德市河伏山

法定代表人

杨琦明

开办资金

804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中共常德市委直属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39

9054

网上名称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8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以贯彻《条例》为主线,统筹推进事业发展 一是学习传达全覆盖。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就贯彻落实《条例》和党校校长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会议专门学习了《条例》。市委副书记、校长朱水平专程来党校召开校委会,研究部署贯彻举措。校内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员政治理论学习、全市党校系统常务副校长例会,以及学习笔会等途径,进行了分级分类学习、研讨,为推动《条例》落实落细奠定思想基础。二是规划先行定方向。按照《条例》要求,参考省委党校《对照条例找差距谋发展调研报告》指出的问题,结合全市党校发展现状,率先起草了市、县党校建设发展5年规划,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条例》,推动市、县党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办学提供抓手。三是聚焦问题促整改。积极促成市委常委会议定召开全市党校校长会,将《条例》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对县级党校贯彻落实《条例》进行督查,以及增加党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经费,对党校多功能报告厅和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予以支持等事项。 二、以模范机关为目标,厚植红色学府底蕴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始终把党校姓党的根本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把讲政治守规矩摆在第一位,推进全面从严治校。全年召开了33次校委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校内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印发了《关于明确2020年校(院)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5项任务及19条措施。校委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认真开展“两同时谈话”,把好廉政监督关口。经济审计和政治巡察期间,全校上下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自觉接受“体检”,巡察意见反馈后,先后召开3次整改调度会,4次专题校委会,制定了《市委党校关于落实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建立了《市委党校巡察整改问题台账》,将反馈的6个方面18个问题细化为53项,全面整改到位。另外,先后8次深入安福村19户贫困家庭送政策、送慰问、送项目,开展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被评为全市驻村(对口)帮扶优秀单位。 二是夯实组织建设。一方面,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完善了机构设置,增设了宣传教育部、财务部,进一步优化了职能配置,理顺了工作关系,焕发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以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和各党支部换届为契机,充实了机关党建工作力量。探索建立了机关党委委员兼职党建指导员机制,出台了《支部量化考核办法》,推动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创新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全面聚焦锤炼党性的目的。严格按程序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另外,围绕创建模范机关,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机关党委发出做“四个表率”的倡议。在庆祝建党99周年之际,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12名党员和4名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校机关党委被市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务副校长杨琦明以“践行初心人民至上-从《共产党宣言》讲起”为题,为全体教职员工上专题党课和2次微党课。 三是重视学风建设。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了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的学习提升。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集中政治学习39次。平时通过“国旗下讲话”“学习强国”平台及中央党校视频教学等渠道,丰富和拓展学习内容,切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另一方面,狠抓学员管理,调整了《主体班学员量化考核试行办法》,完善了纪律要求和奖惩举措。进一步推进学员管理信息化,通过面部识别、指纹识别、门禁系统、微信定位系统等,规范学员住校打卡。积极探索班主任专职化建设,专门负责班级管理和各类活动的组织。 三、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凸显阵地渠道功能 一是克服困难抓好办班培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办班培训带来严峻考验。党校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常态化防控和非常态化办班,于4月25日在全省党校系统率先复学。全年开展各类培训共计4164人次。培训中,采取了山上山下相结合、市内市外相合作等方式,拓展了培训资源,扩大了党校影响。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先后投入50万元对新河渠学区综合楼进行了维修改造,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委党校共同为新河渠学区举行了挂牌仪式。 二是精准发力抓好教学改革。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贯穿党校教学的全过程,全年组织新课试讲2次,开发新专题19个,新课占比达到26.4%,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占比达到74.6%,其中党性教育占比达到29.2%。始终把“用学术讲政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号工程”,通过学术评审委员会论证审定,个人、部门和学校三级备课,把好了课程质量关。始终把示范精品课打造作为教学提质的重要抓手,组织了全市党校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好课程”和“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录制上报,评选出好课程11堂,精品课4堂,集结出版了校本教材《市委党校精品课》。组织了全省“三百工程”的评审,录制优秀教师课程7堂,报送讲稿14份,优秀课程5堂,攻坚克难典型案例6个。始终把开发挖掘地方资源作为深化党性教育和打造教学品牌的重要载体,组建了师资团队打造薛家村党性教育基地课程,形成了现场教学8堂、体验式教学1堂,访谈式教学1堂,讲授式教学1堂,其他形式教学3堂,编印了《王新法党性教育基地讲稿汇编》。始终把领导干部上讲台作为提高党校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来外请教学33堂课,其中厅级领导7堂,外请率达到17.4%。此外,校内举办了教学比赛,并选送2名青年教师参加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教学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是振奋精神抓好科研咨询。聚焦科研管理,加强组织谋划,完善服务保障,修订了《中共常德市委党校科研人员社会调查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制度》,引导教研人员重视科研、投入科研、参与科研,开展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和学术探讨。聚焦市情市策,发挥理论优势和智库功能,编发了4期《决策参考》,呈送相关市领导、有关市直部门和各区县供参考决策。同时,围绕疫情防控、机构改革、干部教育、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公共服务等领域,报送了99篇信息稿件,特别是疫情期间号召全员参与防疫宣传,针对性报送了14条信息。聚焦课题项目,组织了省社科、省委党校社科、省社会主义学院社科和常德市社科4次课题申报,市县共申报课题立项和结项55个。组织团队完成了省委党校重大立项课题“精准扶贫在常德”和“机关党建责任制研究”等省级课题。积极参与省委党校、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协作会、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征文活动,共有18人次获奖。在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征集活动中,申报了9个理论研究与1个案例征集选题。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纪念林伯渠诞辰135周年,组织科研团队围绕林伯渠的统一战线、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廉政实践等13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30多万字《林伯渠研究文集》,预计明年4月出版专著。同时,积极促成与省委党史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学习弘扬林伯渠革命精神”学术研讨会,预计明年5月份召开。 四、以管理服务为保障,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一是提升行政效能。坚持部门负责人月工作例会、部门周工作例会和周工作安排制度,实现校内工作同频共振,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全面推行网上协同办公平台,全年办理文件839件次,通过“互联网+无纸化+移动办公”,提高了上传下达和内外联络效率。按要求部署开展依法治市、国家安全、禁毒教育、机要保密等工作。认真做好了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每月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参与众创平安活动,实现了联防联治。 二是激发队伍活力。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完成了15名正科实职、18名副科实职干部配备,提拔重用了9名年轻干部,13名行管人员晋升了职级,实现了改革的平稳过渡。推荐了3名年轻同志到市委组织部跟班。通过公开招考,招聘了经济学和政治学2名教师。配合全市军转安置工作,引进了2名军转干部。做好了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和职称评审,5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岗位晋升,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向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争取政策支持,为23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争取公车补贴。 三是完善保障体系。严抓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及时采购了防疫物资,认真做好校内和家属区消杀工作,科学组织学员、教职工分时、分区、分散就餐,筑牢安全防线。加强物业监管,做到定岗定责定标准,对学员反映的意见诉求坚持及时回应、马上就办,主体班学员对物业及食堂平均满意度达到98%以上。抓紧校园建设,新建了1栋234间宿舍的学员楼,该项目于去年12月动工,今年5月份主体工程竣工,目前室内外装修配套基本完工,预计明年春季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资金4400万元。同时,向财政争取500万资金,用于新学员楼内部设施配套、校内路灯及教学楼、报告厅、科研综合楼屋面防水。 四是严格财务管理。按照审计、巡察要求进行整改,修订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结转资金纳入预算、文印管理、内部控制建设、部门预决算编制及网上公开、政府财务报告等专项工作,做好了《审计报告》书面意见回复。通过安装“税控盘”,实现了短训班由税务代开票转为自开税票,提高了培训费的回款效率。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同比下降63.5%,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与去年基本持平。 五是浓厚校园文化。做好了图书文化服务,针对教工学员和教学科研需求采购图书3000册,接待读者1800人次。新建了党建书吧,做好了党报党刊征订,推荐新书好书15期,放映电影20场次,举办了各类文艺汇演、文化讲座、文体活动,丰富了学员课余生活。围绕推行公筷公勺、红色课堂、潇湘家书、义务植树等主题,以及传统节日,开展了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营造了校园文化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在校园网站发布信息971条,微信公众号发布151期信息520条,电视墙发布信息500条。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平台,湖南党校报、湖南省文明网、红网、常德日报、常德文明网、常德电视台20多次报道学校工作,拍摄的宣讲微视频《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被“学习强国”刊播,传播了党校好声音。 五、以上下联动为纽带,加强党校系统建设 坚持党校系统“一盘棋”,加强与省委党校的联系和对区县(市)委党校的业务指导。一是制定了《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0年业务指导工作要点》,明确了12项具体活动,加强系统内联系互动。二是建立了市委党校领导及校内直属部门对口联系区县(市)党校机制,加强对县级党校办学指导。三是配合省委党校做好了县级党校办学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贯彻落实《条例》情况、“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及“十四五”规划建设情况的摸底报送,组织县级党校负责人参加了省委党校学习《条例》专题研讨班。四是按期召开了全市党校系统常务副校长例会和全市党校校长会,围绕贯彻落实《条例》和各级党校校长会议精神,以及党性教育精品课开发和市域党性教育精品路线打造等内容进行部署研讨,开展合作公关。五是围绕提升师资水平,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师资培训班,组织县级党校参加和观摩市委党校教学比赛,精心指导“两课”打造,并继续实施资助计划。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0年全市综治优秀单位;2020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教学比赛组织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