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0 16:30:33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066388837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 旨:为科学技术转移我市提供服务保障。 业务范围:组织协调市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对接事宜;组织协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和产业化事宜,引进科技研发机构;负责为院士、博士来我市创新创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服务。

    

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88号

法定代表人

刘虹

开办资金

53.5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

54

网上名称

常德市技术转移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变更登记情况。

2020年市技术转移中心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严格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圆满完成年度工作和章程规定内容。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广泛对接促成果转化 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和企业技术需求,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对接,组织部分科技型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院所开展技术对接,通过组织多形式对接活动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落地,吸引优秀专家团队服务全市企业,不断积聚创新动能。 (二)搭建平台升服务效能 以建设潇湘(常德)科技要素大市场为契机,积极引进优质服务机构入驻市场,着力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服务平台。目前市场物理空间装修工作已经完成,引入广州博士科技公司开展运营,本月即将投入运营。 (三)挖掘动能助产业立市 协助局产业办完成各相关工作任务。一是组织“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产业+5G”项目云端推介会等活动,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开展对接,为产业发展不断积聚创新动能。二是完成小组成员单位和区县市对口小组日常联络工作,为工作布置和信息报送建立顺畅沟通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洽谈对接耗时长。为吸引优秀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往往校企双方需要多次互访对接才能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合作协议的签订关系到合作双方切身利益,科技单位只能起到协调沟通作用,使得一项科研成果从供需双方对接到最终落地转化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二)后续服务工作存在不足。工作重点往往只停留在具有合作意向和尚未签约的合作项目上,没有及时跟进已完成签约和开展合作项目,对项目后续所需要的服务和支持缺乏了解关注。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中心将紧紧围绕全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积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平台,拓展创新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服务品牌,强化平台服务功能 依托潇湘(常德)科技要素大市场,打造涵盖技术转移、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政策等在内的综合创新服务平台,以广大创新创业者的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发挥平台资源与服务优势,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整合本地科技服务资源,与本地科技服务机构进行横向合作,满足企业专利申请、产权保护、高新认定等各类服务需求,不断扩充平台服务内容,提高平台服务水平。 (二)立足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支持行业作为切入点,与行业重点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发展诉求和难点,通过邀请专家现场对接、组织外出考察、召开交流会议等活动助推企业技改升级。 (三)拓展合作路径,挖掘创新发展新动能 加强与已开展合作的省内外科研机构联系,在合作基础上拓展服务方式与内容,通过吸引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来常建立研究院、科研平台等方式实现从单个技术成果和科研人才引进转变为优势学科和专家团队的转移,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多形式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主体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