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0 11: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MB1C14966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社会提供养老保险服务。业务范围:规定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镇职工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

    

常德市武陵区武陵大道938号

法定代表人

杨为明

开办资金

189.9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52

192.86

网上名称

常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7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0年,常德市社保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社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坚持“民生为本”主线,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行业扶贫、降费减负、退捕渔民社会保险等重点工作,全市养老保险事业开启新征程,发展跃升新阶段。 一、聚焦中心任务,克难攻坚,目标任务圆满收官。一是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3.33万人、退休7.35万人,征缴基金20.91亿元、待遇支付39.08亿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市本级在职参保2.48万人、退休1.13万人,征缴基金4.01亿元、待遇支付6.45亿元);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79.2万人、离退休42.3万人,征缴基金76.31亿元、参保缴费率45.19%、待遇支付112.27亿元(含丧抚费3.99亿元),基金征缴、同级财政补助和参保缴费率三项全省人社工作目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5.25万人,其中缴费人数209.87万人、享受待遇95.38万人,征缴基金5.75亿元、待遇支付12.31亿元。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围绕总体目标,采取数据采集试点、工作推进会、专题调研和检查督导等方式,统筹推进“全覆盖”工作落实。10月底前,全市先后为10万余名有意愿参保人员开展参保登记、系统录入和协助税务部门缴费工作,按时完成了“全覆盖”目标任务,得到了省厅认可,12月16日,中心代表湖南省在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介绍。三是行业扶贫兜底保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各区县(市)坚持全面核实信息,精准识别对象,倒排时间进度,建好明细台账。截至12月底,全市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工作,代缴率均为100%。同时,鼓励引导60岁以上未参保居民一次性补缴保费方式参保并享受待遇。四是退捕渔民安心上岸。为切实维护退捕渔民合法权益,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我市承担退捕渔民任务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石门县、澧县、安乡县、津市市和德山开发区8个区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主动作为,打响退捕渔民社会保险攻坚战,解除退捕渔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为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截至12月底,全市已完成符合参保条件退捕渔民的身份核实和参保工作,参保率100%;补贴资金已全部到位。 二、重点领域改革,多点开花,养老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深化改革,聚焦转型,为我市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是职业年金落地落实。通过规范业务经办流程,明晰单位职责,减少经办风险,使职业年金业务经办工作步入正轨。为落实待遇计发任务,市本级从6月份起率先启动职业年金待遇发放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职业年金待遇发放率达84.25%。二是征缴划转平稳推进。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工作部署,中心精心组织,大力推进参保单位和个人数据清理,妥善处理各类遗留经办问题,做好移交前期准备工作。与税务部门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完成审核全市参保单位类型、缴费比例、征缴品目名称等工作,合力推进征缴职责划转,如期实现自2020年11月1日起全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征缴职责划转税务的平衡过渡、业务正常运转。三是降费减负让利于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相继完成全市所有参保单位划型上报工作,跟踪核查政策执行期内新问题、新情况,详细核实参保单位信息和缴费记录,分类做好减免计划,指导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四是退役士兵接续到位。为维护退役士兵参保权益,确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顺利进行,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衔接协作,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合力推动全市养老保险接续政策落地落实。五是被征地农民稳妥参保。根据湘人社函〔2020〕107号文件规定,准确领会精神,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科学研判政策走向,精准分析“三区”被征地农民应享受财政补贴情况,妥善应对政策调整工作,及时向市人社局、市政府呈报意见建议。结合武陵区、德山经开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实际,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区分四类参保人员、轻重缓急程度,拟制了《关于解决武陵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缺口的请示》,为市人社局、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迫切需要参保补建补缴的参保人员赢得了时间,财政补贴已拔付到位。 三、兜住养老底线,夯实基础,保障力度越来越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筑完备的养老保险安全网,实现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基金监管措施到位。按照“业务经办无漏洞、基金管理无死角”要求,加强经办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制定《养老保险业务内控稽核工作方案》《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业务运行、基金财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备的经办风险防控制度。以开展风险防控为契机,全面梳理经办风险隐患,规范信息系统业务权限和业务经办流程,建立业务财务对账机制,有效防范和杜绝风险。结合省级统筹、征缴职责划转、数据质量稽核等工作,全年共清理各类下发疑点数据和联网监测数据,并做好了后期核实整改工作,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显著提升。二是业务系统改造升级。测试、运行、完善财政补贴代发系统,加强“技防、人防、制防”手段运用,有效避免手工发放风险,进一步规范财政补贴经办。升级市本级财政补贴代发系统,今年4月正式上线,目前已基本实现财政补贴线上申报、审核和发放。通过整合历史发放记录,对现有功能进行梳理、优化、创新,新提出13项系统改造需求,使市本级统筹外代发业务在数据完整性、资金安全性能得到大力提升。在全面取消现金业务、手工办理、人工报盘基础上,对接湖南省易联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提供个人批量支付对接咨询、业务操作、银行联通调试、运维等服务,从2021年起将全面取消手工报盘和网银转账发放工作,确保个缴多缴退费、多重缴费退费、个人账户支付、个缴人员财政补贴等业务都通过银社接口直连银行发放,切实防控风险,堵塞基金漏洞,确保基金安全。三是养老待遇稳步提升。今年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第一次实现退休人员统一标准调整待遇,也是我市连续5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共为47.6万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了基本养老金。12月底前,全市统一完成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工作。四是档案管理实现跨跃。今年来,中心双管齐下,在升级软件和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为发挥社会保险记录一生的职责夯实了基石。在常德人社数字档案系统内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目录索引,为各业务部所安装调试了电子档案系统相应硬件设备。5月起开始实施档案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电子档案采集、处理、查询的高效化和便捷化,为全市推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开了好头。投资400多万元,将原市人社局西院服务大厅全面改造成为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服务大厅,其中档案库房占地1000平方米,按照省级标准配备标准化双面密集档案架、规范档案盒、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和烟雾报警器。全面完成计划内47家中央、省属驻常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7151本人事档案整理移交。同时,对原建安劳保档案资料300余盒、改制(破产)企业档案资料560余盒进行了规范整理。 四、紧跟时代潮流,服务升级,便民方式多元发展。深耕服务提质,加强大数据运用,提升“互联网+养老保险服务”水平。一是综合柜员制纵深发展。优化窗口台位、人员岗位、业务流程,落实“一件事一次办”的要求。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养老保险政策和业务操作培训,全方位提升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科学设置业务经办量、群众评价、任务完成差错率等量化指标,开展“窗口服务能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待遇入卡多措并举。严格落实激励奖惩机制,将待遇入卡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强化经办机构责任意识。依托新闻媒体、街道社区、微信等多渠道宣传待遇入卡工作,争取退休人员理解和配合。充分运用金融机构资源,积极衔接合作银行联系持卡人领卡,开通金融功能,完成待遇入卡转换登记手续。三是业务经办提质加速。优化常德人社网上平台业务模块功能,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在常德人社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39项主要业务的网上办理,并将个人网厅接入了“我的常德”APP,全年各类网上业务办理30万人次。6月份,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微信缴费功能,为参保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无接触式的缴费服务,全年微信缴费和银行直缴超过10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年底因资格认证、被征地农民参保、灵活就业人员集中缴费等造成窗口扎堆现象,确保业务经办畅通无阻。四是退管服务暖心便民。适应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新形势新要求,中心先后组织4期300余名全市街道(乡镇)、社区劳保专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养老保险政策业务培训,有力提升业务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利用“老来网”手机认证平台,为全市2000余名社保专干开通了手机认证权限,使广大离退休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批量导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联系电话4万多人次、在职参保灵活就业人员联系电话3万多人次,实现市本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短信提醒服务全覆盖。到目前为止,累计发送各类政策宣传、待遇调整、资格认证等提醒短信200万条。澧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被国家卫健委和全国老龄办授予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五、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擦亮社保服务品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四个导向”,促进社保经办能力提升,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突出学习导向,加强教育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总要求,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不断改进学习内容和干部培训教育手段,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领会丰富内涵,编印《社会劳动保险法律法规政策汇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汇编》,结合“学习强国”APP、“练兵比武微信小程序”“人社业务大家谈”等学习平台,组织党员“每日一练”、“每周一考”,先后开展11期养老保险政策业务培训练兵活动,选派13名干部参加5期人社部组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险风险防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专题培训,拓宽干部视野、政策水平和知识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突出实践导向,加强磨砺锤炼。从制度建设入手,修订完善《内部制度汇编》,用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管理,坚持把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主战场”、锻造干事创业精神的“炼钢炉”,凝心聚力。落实“贫困村”结对帮扶要求,先后7次赴贫困村结对帮扶56家贫困户,助力摘贫脱帽,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脱贫考核验收。修建“职工之家”,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突出事业导向,正确选人用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职级晋升空间,全年提拔任用干部54人,其中领导干部15人,职级晋升39人,共选拔晋升干部74人次,不断激励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作风建设。组织专题警示教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教育会和案例剖析,进一步筑牢廉政底线防线。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模范机关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