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征地拆迁工作协调办公室年度报告书(2020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0 10:18:47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MB0U56618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征地拆迁工作协调办公室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征地拆迁工作协调办公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及征地拆迁工作提供服务。 业务范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 征地拆迁和控违拆违的综合、协调及服务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人民路16号

法定代表人

张育平

开办资金

16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21

168.96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上一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2020年,在区委、区管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区拆征办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重点保障全区项目用地需求,按照“依法收地、阳光拆迁”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国家收地拆迁政策,不断创新收地拆迁工作方式,贯彻和执行国务院、省、市政府和西洞庭管理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征拆工作,基本保障了管理区的重点工程和工业园区的落户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工。 一、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照2020年初全区征拆工作会议安排和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南京师范附属学校、麦芽糖项目、中洲变电站项目、天鼎丰非织造、紫湾集建房小区、东城路建设、常青松颐养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的收地拆迁工作。 二、完成工作情况 国有农用地上的收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常德市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常政发〔2019〕5号)、《西洞庭管理区国有农用地收回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西管〔2020〕2号)等关征拆文件实施收地拆迁。2020年,全区项目拆迁29户,面积5490.77㎡,补偿金额1498.7604万元,收地面积270.28亩,补偿金额21.2003万元,确保了全区各项在建项目的顺利开工及园区企业顺利落户,收地、房屋拆迁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工作亮点 1、设立专项账户,专款专用。 为有效规避资金混用、账务混乱的情况,区征拆办在农商行设立收地拆迁项目的专款账户,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分项支付,做到账务清晰,方便查账对账,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及支付规范。 2、领导力度到位。 街道办、征拆办、社区(村组)联动形成合力,为确保各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以解决,经常专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或进行现场办公,梳理征地拆迁的突出问题,明确专人负责,限时办结,有效促进征迁工作的开展。 3、宣传发动到位。 要让老百姓真正拥护、支持和配合征地拆迁,宣传发动到位是关键。一是对每个项目都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对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工作动员,争取最大限度地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大力宣传拆迁征地政策。通过广播宣传车、悬挂宣传条幅、电视广告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讲解拆迁政策、解答群众疑问,真正做到“明白丈量,安心拆迁”。三是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在群众聚集点,对拆迁安置政策、补偿标准、每户丈量结果、安置方式以及检举电话全部张榜公布,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阳光拆迁、阳光征地。 4、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发扬“白黑”、“5+2”、“晴加雨”精神,把精力集中到项目的推进上,强势推进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针对征拆的疑难问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给被征拆群众提供就近反映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尽快解决问题的途径,实行“和谐收地、和谐拆迁”,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的进程。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安置政策偏低,与周边市、区、县政策不一致。 在《常德市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常政发[2019]5号)发布之后,管理区根据此文件出台了《西洞庭管理区国有农用地收回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西管〔2020〕2号)文件,此文件标准中的货币安置补偿标准为主户按240㎡享受货币安置补贴,1400元/㎡,共计33.6万元,与临近的汉寿县2100元/㎡、安乡县2000元/㎡的标准相差较大,更低于其他周边市、县、区标准。目前管理区商品房的价格直线飙升,已突破3000元,但补偿标准偏低,这就导致出现拆迁户买得起商品房,但没有资金装修不能入住的情况,并没有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初衷。再者,常政发[2019]5号文件中对购买商品房的拆迁户有2万元的奖励政策,但在西管〔2020〕2号文件中删除了这项奖励政策,在管理区安置补偿标准偏低的情况,删除该项奖励政策,恐会加剧老百姓对征拆工作的误解,不利于拆迁工作的开展。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适当提高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确保老百姓拆迁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2、收地拆迁安置形式偏单一。 我区现有的国有农用地上的收地拆迁安置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项目只有货币安置一种安置方式,但大部分拆迁户身份都是农民,依靠土地生活,房屋拆迁后,虽可选择城区买房,但离自己生产劳作的地方太远,对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建议管理区考虑将安置形式多元化,货币安置、异地重建安置、置换安置等供拆迁户自主选择,在不影响全区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让拆迁户集中联建,既可节约土地,又保障了拆迁户的根本利益,拆迁户选择多了后顾之忧也就少了,也有利于拆迁工作的推进。 3、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目前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一是业主单位拨款,如沙河综合治理项目由粤水电公司拨付;二是区财政拨款,如东城路项目、南京师范附属学校项目等由区财政拨付。业主单位需要将签订好的协议等资料送过去审核之后才能拨款至我单位,项目资金拨付时间并不稳定,有时需要等待数月;区财政拨款需层层领导审批签字,且区财政资金紧缺,所以对资金拨付的及时性也有影响。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经常出现拆迁协议签订后,无项目资金支付的情况,这样一是不利于对拆迁难点户开展相关工作,不利于征拆工作的推进,不利于项目的落户;二是在老百姓心中留下言而无信的形象,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建议严格按照相关征拆文件执行征拆流程,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出具项目预算书,根据预算金额落实项目资金到位的问题,再开展余下工作,做到项目有资金、工作有底气。 4、单位编制空缺较多,征拆人手紧缺。 区征拆办核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7名,但一直没有配备齐全,近年来随着张建华、沈学清、廖子平、潘佩明多名老同志退休,段迎春副主任外调至商务局任职,致区征拆办编制出现较大空缺,编制内仅张育平主任一人,王滨副主任为城管借调,编制并未在区征拆办,其余5名工作人员均为临时聘请人员,征拆人手严重紧缺。鉴于征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急需培养征拆储备干部及人才,建议尽快将区征拆办编制配齐,扩大征拆队伍,为征拆工作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更快更好的完成各项征拆任务。 五、2021年工作目标: 一、大力推进全区收地拆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关于收地拆迁安置的相关文件,确保管理区2021年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户。 二、加大力度宣传《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常政发〔2019〕5号文件及西洞庭管理区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让老百姓认识、熟悉新文件、新政策,更好的推动新政策下的收地拆迁工作顺利展开。 三、进一步加强征拆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干部职工的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升征收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政策执行能力,注重培养业务水平精准、工作方法得当、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工作人员,打造一支让领导放心、让群众信任的征拆队伍。 征拆工作任重道远,千头万绪,但我们坚信,在区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西洞庭管理区征拆工作一定会稳步推进,真正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好地造福千家万户。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