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792394238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园林绿化研究与技术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园林绿化研究与技术指导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研究与技术指导服务。业务范围:城市绿化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园林管养与修剪研究;对全市园林绿化进行科技指导与科普宣传。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6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涂超峰 | |||
开办资金 | 10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3 | 110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园林绿化研究与技术指导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9年7月办理了变更登记,单位举办单位由常德市风景园林绿化管理局变更为常德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加强支部建设,落实主体责任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切实抓好对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2、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以党务活动促进党建发展 党务活动是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各项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为保障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中心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主题活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开展了 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党务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激励了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效解决"精神缺钙"问题。 3、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扣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4、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加强廉洁自律,全面落 实从严治党要求 为了保证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中心党支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制定《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成立了以涂超峰同志为组长,吴建军、李四华、周德桂同志为成员的党风廉政监察领导小组,并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提高防腐拒变能力。 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自律意识。以深化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通过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级上级主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精神和要求,开展“两同时谈话”,对全体党员同志进行警示提醒,引导党员知廉、倡廉、守廉,自觉抵制“四风”,严格遵循廉洁自律规定,抓好廉政纪律和财务纪律的督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杜绝顶风违纪行为,目前我单位无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二、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提升单位形象 今年是我中心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的第四年,为进一步加强我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中心园林科研工作快速发展,我中心今年申报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 1、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提高思想认识 我中心成立了由书记、主任涂超峰同志任组长,副主任李四华同志、副主任吴建军同志、纪检员周德桂同志任副组长,沈莉、毛志娟、贺立华、易志杰、金晨为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并于5月29日召开了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动员大会,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动员和组织全中心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实,确保今年创建目标的实现。 2、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 一是按时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浓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共度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爱国热情、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开展以“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坚守初心 爱岗敬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传播道德故事,汇聚道德力量,形成道德风尚,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程度、道德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弘扬传播志愿文化,不断提高职工文明素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精心开展了“春节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户外漂流 ”、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五是到林伯渠故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促进职工具有世界眼光、改革精神、开放意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到赵必振故居开展理想信念和诚信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自己的人生素养;通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缉毒》,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推进园林植物废弃物处理,实现成果转化 今年,园林植物废弃物处理厂共收集处理园林废弃物12000余方,对外发放近万个编织袋,做到日产日清,很好的解决了江北城区园林植物废弃物的出路问题,处理方案得到全省同行的高度认可。每个月定期召集处理厂工人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开展了一次安全引患排查,强调工作纪律和文明卫生要求。在月底前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上半年在基地组织了一次消防演练,旨在熟悉消防器材,加强消防意识,全年完成发酵三次约960方,基质发酵有序施行,完成基质推广应用收入12万元。开展基质应用示范,将发酵基质用于土壤改良,有效提升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黄化病”等实验示范获得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植物引种,提高栽培水平 基于常德市地被和色叶植物不丰富的现状,今年重点引进了特色观赏草、色叶植物以及进行乡土乔木的容器栽培。花卉科研基地继续引种了粉黛乱子草、蓝羊茅、细茎针茅、兰花三七、书带草、金光绒柏、火焰卫矛、意大利络石、黄金枸骨、蓝湖柏、金叶接骨木等万余株,并尝试扦插繁殖了花叶络石、黄金络石、黄金枸骨;对三角枫、马褂木、重阳木、枫香、南酸枣、朴树、榉树、无患子等乡土植物进行容器栽培;调整了花卉科研基地水生植物区域的植物分区,并硬化了田埂道路;引种的藤本植物生长良好。 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开展防治指导 一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时发布了7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召开了4次园林系统植保例会。对于个别绿地发生的较重病虫害,则通过电话、微信、现场等方式进行了及时通知与指导;二是对城区绿地危险和检疫性病虫害进行了监测;三是针对城区市民反映强烈的杨柳树等飞絮问题进行了防治实验。5月8日对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及滨湖公园院内共4株柳树注射了飞絮抑制剂实验,5 月14日光荣路和建设路150余株法桐进行注射飞絮抑制剂实验;四是及时回复或处理与园林植保相关的投诉、咨询。 六、实行精细化养护管理,提升养护水平 今年我中心对沾天湖环道绿地严格按精细化标准进行养护管理,按照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下发的绿化养管标准,根据植物长势,制定了年度养管计划和详细的养管月历。每月按照养管月历下发养管通知单,再根据养管通知单上下发的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督促及时整改。严格按照标准,拒绝黄土裸露,对不符合标准的植物进行了更换,共更换香樟36株,法桐12株,地被色块若干。对植物的修剪及绿地色块和地被的除杂是每月至少2-3次。按照《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全年共防治病虫害8次,没有发生大的病虫害爆发。今年旱情严重,在旱情发生后我们安排专人每天早晚2次采用水车加人工喷洒进行防旱,保障绿地植物顺利渡过旱季。在灾害天气过后及时安排人员扶正树木,打好支撑,保障了道路顺利通行。 七、完成花化任务,改善城市景观 今年花化工作完成良好,并尝试更换常规品种。在花化任务中,共在紫缘北路、洞庭大道东延线主道、二广高速主道路段,完成了“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国庆”的花化种植工作,栽植草花54万盆。 八、开展科普科研,支撑园林发展 通过常德园林科技信息网、《园林绿化通讯》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开展《紫薇花期调控》科研项目,学习杭州等城市的先进作法,利用紫薇的开花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我们选择了柳叶路、洞庭大道东延段、二广高速入口段500余株紫薇进行二次开花和花期调控实验,通过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手段,促使紫薇当年开花两次,并对修剪时间进行调控,将花期延长至国庆节,通过半年的实验,基本达到实验预期,为明年进行推广应用和对其它植物进行花期调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市绿化养护精细化和提升城市花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不足 全年财政年度预算仅安排10万元科研经费,科研基地168亩仅安排9万余元养护管理费,以致科研引种等项目开展困难。 2、人才短缺 我中心现有正式在编职工12人,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毕业的园林专业方面的技术人员仅3人,且缺少土肥、园艺方面的专业人员。全市从事植保工作的专业人员仅1人,即将形成人才断层,急需引进土壤、园艺、植保专业人才。 3、社会参与科研的氛围不浓 当前,我市尚未形成全社会参与园林科研的浓厚气氛,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使用不够,仅靠我中心无法承担和完成我市在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所有问题,所以应该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科研,主管部门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科研补贴。 十、工作思路 以科研为中心,围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抓研究,以成果应用为抓手,为我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形成科研与生产管理的紧密衔接和良好循环。 1、调查研究,围绕问题抓科研 根据我市现阶段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科研计划,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①当前我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在新品种应用方面存在二个突出问题,一是盲目使用。设计师在不了解我市地域环境的情况下设计了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二是新品种植物品种缺乏,应用不够。新品种植物的引进和适应性研究需要比较长的研究过程,需要园林科研工作者加大引种和科研的力度,开发更多的新品种以服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②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跟不上园林绿化管理的需要。由于受专业人才的制约,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步伐显得滞后,新的病虫害危害和更科学、更环保的防治方法都需要进行专题研究。③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指导。如何进行正确的修剪、科学的施肥、进行大树的复壮等通过精细化养护的手段来提升景观效果方面都需要安排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等等。 2、推广应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推广应用新产品。结合多年来科研引种的成果,加快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特别是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如水生植物、藤本植物、观赏草、观花观叶植物的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景观效果。 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园林植物废弃物处理基质的推广应用力度,将植物废弃物处理的基质产品应用于土壤改良,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保湿增温,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土壤理化条件,促进植物生长良好。 推广应用新方法。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改变传统药物防治的方法,推广应用更环保、更科学的生物防治、无害低毒防治技术;在开花植物管理上,推广应用通过肥水管理,修剪措施等新方法促进植物延长花期、多开花、二次开花等提升景观效果。 3、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充分利用科研基地的示范作用,开展植物栽培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培训;利用科研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利用《园林绿化通讯》和微信平台等宣传渠道及时发布信息,为园林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以提升我市园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19年被评为常德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绩效评估考核先进单位 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