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4401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业务范围:农作物、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植物保护、兽医、畜牧学研究,林学、水产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技术培训。 | |||
住 所 | 常德市大西门外常桃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鸿 | |||
开办资金 | 1293.8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9.9 | 1211.88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9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9年10月办理了变更登记,单位法定代表人由符建法变更为杨鸿。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 2019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我市“开放强市 产业立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扎实开展了“六大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项目三年行动”(简称“六三行动”)、科技特派员等主要工作,在科研突破、推广示范、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项目开展情况。一是实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和自主科研课题34项,全部完成年度计划。二是新增水果、水稻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项目。三是“沅澧热土·星创天地”成功晋级国家级“星创天地”科创平台。四是“六三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项目顺利开展。与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科技示范基地。围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协助企业全面拓展产品的综合利用,从而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取得阶段性成效。 2.获得成果情况。一是国审品种1个。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818”获国家品种审定。二是获国家专利1项。“一种田间标识牌”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是获国家省部级奖项3项。“大白菜新品种引进示范与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获2019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奖三等奖,“朝鲜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适轻简栽培杂交晚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获2019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发布省级地方技术规程3项。五是发表学术论文16篇。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依托水稻、油菜、蔬菜和柑橘等学科优势和平台优势,重点示范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生产、柑橘品质提升、油菜苔绿色高效栽培、秋延后辣椒栽培等成熟技术。建立示范基地15个,技术服务面积6000余亩,辐射面积近20万亩;开展技术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6500余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新增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才在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如研发的“常德香米”有机生产技术,在桃源县兴隆米业有机稻生产基地示范,比面上有机稻增产30%左右,9月27日常德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研发的露地豇豆安全丰产栽培技术,豇豆亩产4000公斤以上,比常规栽培增产一倍。12月9日,在我院科研基地成功承办湖南省油菜薹产业发展交流会,我院3个油菜苔新品种通过官春云院士在内的专家组现场评议。 四、我们的近期目标 立足我院实际,以及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我院拟重点开展如下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六三行动”。重点开展香米、油菜苔、香柚、豇豆、洋蓟和茶叶六大农业科技服务产业项目。二是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项目。引导和鼓励科技特派员联系涉农企业或农业经营主体工作,通过提供咨询、技术服务、项目领衔等模式开展服务。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作用,并形成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抓好其他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