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农垦办公室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7 10:37:43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75063706X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农垦办公室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农垦办公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农垦发展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参与研究农垦系统改革方案,协助处理农场改制后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统筹管理中央、省安排的农垦专项资金和投资项目。

    

常德市人民东路159号

法定代表人

文庆球

开办资金

62.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73

18.61

网上名称

常德市农垦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变更登记情况。

常德市2019年农垦工作在省农业农村厅、常德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系列文件精神,破解农垦改革发展中的难题,确保按时完成农垦改革各项任务,常德市农垦系统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有序推进了国有农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和建库上图工作以及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 一、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工作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各农场负责人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农垦改革发展专题培训班和产业发展交流会,进一步开拓了农场主要负责人的改革思路。市农业农村局两次组织农场领导干部召开农垦改革发展座谈会,集思广义聚焦我市农垦改革,要求农场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好文件精神,做好改革的深化工作,各农场相继召开党委会、管委会、党员干部大会、村委会、村民大会组织全场职工学习中央、省委、政府文件精神,印刷宣传册、利用黑板报、座谈会等形式宣传传达文件精神,同时,抽调精干人员,认真清理档案,核对信息,做好基础统计工作。全面开展农垦改革的调查工作,从农场26个方面对各农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摸清了各农场的家底,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基本摸清了农垦的资源、资产和人员情况。 二,完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建库上图工作。一是开展了确权登记发证建库上图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场土地确权工作人员参加省农垦服务站开展的土地确权建库上图培训工作,市农垦办召开了农场负责人、土地确权工作人员、技术单位技术人员的座谈会,共同探讨农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建库上图工作的方法措施,明确了工作思路。二是明确了工作任务,针对农场和技术单位市农垦办明确了农场和技术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农场负责资料的收集、扫描以及基础数据的填报,技术单位负责建库上图、技术报关。全市按时按要求完成土地确权建库上图工作。 三,全面开展农垦社会职能剥离工作, 1,出台了文件,省委政府农垦改革发展文件出台后,我市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市农业农场局起草了常德市《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经市委政府出台了常德市农垦改革(2018)4号文件,市委政府2018年7月9日召开全市农垦改革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朱水平,副市长龚德汉,市人大副主任宋云文到会并讲话。各区县副书记、副区县长、市直25个部门、各农场负责人参会。市委政府就农垦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常德农场社会职能剥离改革的路线图,目标,时间以及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2,明确了农场社会职能剥离内容;按照中央、省委、政府的国有农场社会职能改革要求,我市明确了按照社企分开的改革方向,逐步推进了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将农场承担的社会治理、计育民政、司法武装、教育卫生、“三供一业”等非企业经营性事务,纳入地方政府管理。 3,明确了农场社会职能剥离的路线图。按照国有农场社会职能改革要求,西湖、西洞庭两个县级管理区,属常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东山峰管理区(副县级)由石门县人民政府代管;成立了洋淘湖镇人民政府,由汉寿县人民政府管辖;鼎城园艺场、七里湖农场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由鼎城区、澧县人民政府管辖;安乡一农场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属安乡县农业局二级机构;黑山嘴农场属鼎城区十美堂镇管辖的行政村。18年以来,各农场根据农垦改革发展和机构改革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区【镇】部委办局、站、所,街道(镇)、村(社区)职能,简政放权,精简机构,提高农场社会管理服务效率,结合并村改居工作,在精简机构的同时,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整章建制,选优配强街道(镇)、村(社区)干部队伍,大幅提升了农场基础管理服务水平。针对常德的实际情况,常德市《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西湖、西洞庭、东山峰、洋淘湖农场所在地县(管理区)政府在巩固上一轮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国有农场政策支持力度,帮助完善管理区及所辖乡镇(街道)职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配置。鼎城、安乡区县政府将鼎城园艺场、黑山嘴农场、安乡一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移交地方,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按照人随事走、待遇同等的原则,妥善解决机构编制和人员安置等问题 4,全面完成了社会职能剥离工作 一是人员安置情况,为确保移交工作顺利开展和社会稳定,积极争取职能改革人员安置政策,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所涉及人员合理布局,重新核定编制,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农场职工,分流人员等全部与地方接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解决职工及退休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安置措施满意度达98%以上。 二是资产移交情况,以财务决算数为依据,整体移交、无偿划转,核定了农场办社会职能机构的资产、债务、收入及支出,并妥善处理好债权债务。对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分割处理,将属移交办社会职能机构的债权债务一并划转区(县)政府,经营性债权债务由农场自己承担。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在移交过程中不存在资产划分不规范、移交不透明、不彻底等问题。 三是债务化解情况,对于农场办社会职能形成的债务进行认真清理甄别、分类处置。符合呆坏帐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对其他债务区分轻重缓急,多方筹措资金偿还债务;另将农场办社会职能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严防产生新的办社会职能债务,并对违规举债、虚报债务的行为严厉追责。 四是经费保障情况(区)县政府根据农场区位、区域面积、人口数量以及农场办社会职能等,参照管理机构设立、人员匹配等指标确定经费标准,全市所有农场全面纳入(区)县财政财务预算,提高了农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职能衔接情况,全市农场社会职能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纳入区(县)政府统一管理,社会管理工作有序衔接,各级财政、机构编制、人社、民政等部门配合协调其职责职能范围内与改革相关的各项工作。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所等部门,职能都已逐步剥离到位。改革过程中没有出现管理真空等问题。 四,农场企业化,集团化改革全面推进。今年以来我市各农场相继成立了常德市西洞庭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西湖丰润公司,德人牧业,鼎城区现代农业农垦投资有限公司,安乡一农场农垦公司,将所有国有资产划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有效的整合了分散的资源资产,变单兵作战为连片管理,形成合力。农场企业法人主体地位初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逐步完善。今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逐步推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责任落实想结合的管理机制,统一规范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作用。西湖、西洞庭、东山峰,鼎城区园艺澧县七里湖,安乡一农场对国有资产分别整体打包进行统一规范经营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结合合村改居工作加挂国有土地管理站牌子,明确国有土地管理职责职能,配齐了管理人员,部分农场已制定一资源一资产管理办法,保障了农场国有土地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运行。三是全面启动了农场资源资产清理清查回收工作,今年以来各农场共清理不合理承包土地近5000亩,确保了国有土地的正常经营。 六,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铺开。一是建立了一批农场品生产基地。西洞庭建设了朝鲜蓟标准化示范园,稻野浔香主题乐园,西湖芦笋特色产业园。德人牧业小镇、乳业特色产业园区,东山峰‘秀峰’高山茶叶,高山萝卜生产基地,安乡一农场菊花生产基地。二是全面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西洞庭由汇美农业园区+企业(加工企业)+片区(合作社、村)+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统一供种(供苗),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药肥,统一收购、加工,再由企业加工做成罐头,年可加工成品能力10000吨以上。相继开发建设了万亩菜藕片、万亩油菜片、万亩水稻+龙虾片、万亩冬南瓜片、万亩柑橘片、万亩水产片。6个片的建设均采用“加工企业+合作社、村+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西湖以草业、乳业为发展方向,结合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创新创业服务为一体,打造德人牧业小镇、乳业特色产业园区,已被评为湖南省级五星级休闲农庄,形成了“种养加——产业一体、销游创——服务结合、研转推——科技支撑、草畜肥——生态循环”的德人牧业独特发展模式。目前已建造奶源基地,建成2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00头;已建年产1万吨有机肥加工厂2座,年产4万吨果蔬汁乳品加工厂1个,1个1000亩观光休闲牧场及奶牛科普馆和农民培训学校。东山峰农场充分利用高山地理优势组织农场职工大力发展茶叶和萝卜生产。 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显著。近年来,我们立足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精深加工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价值,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加工企业+合作社、村+家庭农场”的产业融合模式,采用“加工企业+合作社、村+家庭农场”的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建立了田间连车间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拓展三产链条。西湖德人牧业,西洞庭稻野浔香主题乐园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已完成,今年两地已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东山峰利用高山地理优势充分发展旅游产业高温避暑、冬季滑雪,今年各农场已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