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74063448X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提供整理技术服务。业务范围: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选择与运作、土地整理评估与咨询、土地整理信息服务。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25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健 | |||
开办资金 | 144.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7.8 | 143.2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单位总体情况 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是市局下属的副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承担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我单位现有人员19名,共设4个科室,分别为项目管理科、项目评价科、资金管理科、综合科,2019年我单位被被评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全局系统绩效考核优良单位。 二、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党建学习常抓不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重点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完成了基层党组织“五化”标准建设及智慧党建平台的安装。严守“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两同时”谈话和党课做到制度化、常态化。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契机,狠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教育,去年中心党支部集中学习9次,交流研讨3次,开展理论测试1次,127人次参加学习交流发言。积极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点围绕岗位职责及实际从事的工作,全面、深入、准确的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严控“三公经费”管理,落实八项规定。 (二)项目实施高效优质。去年全市启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79个,总投资约4亿元,建设规模25.9万亩,验收完成项目建设规模11.6万亩。完成实施县级耕地占补项目及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复核,新增耕地面积近2万亩。2019年配合省厅对我市2008年以来已完成的640个补充耕地项目的进行了实地核查,共抽查了195个项目,没有一个项目出现质量问题。 (三)项目管理创新优化。在坚持先批后建的原则下,落实放管服。不断优化管理流程,简化审查环节,压缩审批时间,保证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设计现场复核和审批,提速50%以上。不断完善项目巡查、督查制度,做到了巡查前有方案、巡查中有记录、巡查后有通报。2019年共开展集中巡查4次,不定期重点督查8次以上。建立健全月报制度。坚持每月一期月报,及时分析、调度、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四)资金管理规范有序。省项目资金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大项目全程跟踪,小项目及时审计,力求项目资金用到实处。主动接受市局财务检查组的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积极沟通,及时整改,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与设想 (一)坚定不移抓好党支部“五化”建设,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突出支部建设的亮点和特色,争创先进基层党支部;抓好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为实现“八有四业三家”目标,不断锤炼自身,促进发展。 (二)尽职尽责管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全市在建开发项目与整治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监管,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计划和市局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类项目的工程实施任务,确保耕地指标早日确认兑现。 (三)不遗余力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暨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承担2020年的空心房整治工作,举全单位之力,配合市局增减挂指挥部做好方案审查、进度督导、质量巡查、验收复核、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等工作,争取今年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全心全意谋好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开展全域综合整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发展的热点与重点。虽然我市已向省厅申报了汉寿、桃源和西湖3个全域综合整治试点,但具体如何操作省厅一直迟迟未有定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为促进新时代下土地整治机构复合型发展,2020年我单位将重点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尝试摸索一条具有常德特色全域综合整治的新路子,计划在市城区周边选择1-2个村组进行试点,通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由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牵头协调,把规划编制、用地保障、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产权登记等工作有效串联,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各项土地指标的储备化经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