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740635992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德市分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提高全市农民素质提供服务。业务范围:负责综合协调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负责全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人民路7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唐淑琼 | |||
开办资金 | 4.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 | 4.29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 1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今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1131期,培训农民8.4万人次,其中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56期0.4万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育168期0.8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653期5.3万人次,思想素质等其它培训254期1.9万人次;全市农教系统举办各类培训189期,培训1.3万人次,其中市农教办举办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13期,培训1064人。湖南锦绣千村省级农民田间学校龚佑琼老师,成功获批为全国第三批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临澧县王立军、澧县陈湘云2人获评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澧县孙秦川获评全国优秀基层农广校校长。临澧县列入全省唯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县。 一、突出主业主责,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1、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实效。为更好地落实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年初对各县市区下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全年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认真部署,不定期进行督查。临澧县、安乡县、桃源县、汉寿县、武陵区等大部分县、区也相应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工作方案,把培训任务落实到乡镇。为保证培训质量,市县二级农教系统落实培训专项资金119万元,整合各类培训资金345.8万元。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农教主责、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格局。 2、大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市县二级农教办上下联动,以市为主,举办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23期,培训1684人,培养了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一是开展市“农教助农”培训和市级示范性培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市农教办采取因需施教,分类培训,“沉下去”与县区联合办班的方式,举办了农村电商、特色水果、猕猴桃、中草药等4期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培训384人。为提高全市办班水平和效果,充分发挥市农教办农民教育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举办了全市农村电商“村播”带头人、学法用法等市级示范性培训班2期,培训170余人。二是县一级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带头人培训。各地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和特点,围绕品牌建设、农产品销售、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等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587人。三是开展省“农广助农”工程培训。举办了水稻、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水产养殖、黄花鱼、稻鸭种养及加工、葡萄等6期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培训510人。四是参加省三农干部“走出去”和职业经理人培训。共遴选组织33名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了省农广校举办的全省“三农”干部“走出去”培训班和湘川首届农业职业经理人能力提升联合培育班,为他们打开视野,拓展思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认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临澧县、澧县、西湖管理区和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等地农教办承担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等类型高素质农民培育班15期,培训686人,占全市任务的25%;承担综合素质提升整村推进行动班34期,培训1700人,占全市任务的28%,积极发挥了高素质农民培育主阵地作用和联系基层优势。 4、务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市县二级农教办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4期,培训6398人次,同时还专门开办农村环境整治、思想道德、政策法规等讲座33期,培训0.3万人次。一是按照中央、省农广校的统一部署开展冬春农民大培训,举办培训班41期,培训3283人次,帮助指导农民进行冬春农作物培管,灾后恢复生产。二是结合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县市区农教办根据本地农业主导、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粮棉油、猪鱼禽等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开展种植、养殖和特色优势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43期,培训3115人次,为我市农业大面积生产和规模化养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三是探索线上培训模式。利用常德“云党建”平台,市农教办积极探索线上培训模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常德“云党建”助力乡村振兴--港中坪里说“稻”直播培训3期,培训水稻生产实用技术,全市种粮大户线上受训达2万余人次。 二、求真务实,夯实农民教育培训基础。 为确保培训实效,我们不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训师资以及田间学校建设等软硬件基础上狠下功夫。 1、开展需求式教学。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每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调研,了解培训需求,按需确定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上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形式,课堂上采取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研讨和体验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跟踪服务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按需调整教学方式,确保培训实效。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根据培训内容不断挖掘、筛选省内外优秀教师专家授课,培养本土专家,实行建档立卡,不断调整和优化《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行了全市师资共享,目前全市入库师资287人。 3、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全市共有农民田间学校69所,其中全国优质县级校2所,省级3所,市级6所。为强化田间学校的基层培训优势,提高其社会化服务能力,采取培训项目+资金补贴的方式,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培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能力。全年市、县二级农教办在田间学校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600余人,投入培训资金近40万元。 三、积极引导,广泛开展农民特色体育赛事。汉寿县、石门县、武陵区和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等地积极组织当地农民,开展了摘桔子、赛龙舟、拔河、群众文化展演等一些趣味性特色体育赛事活动7场次,参赛农民1790人,充分展示了产业兴旺的新气象、农民积极向上的新风貌。市农教办组队参加了全省和美乡村村舞培训班和农民健身气功八段锦指导员培训班,协助市农业农村局组队参加了“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梅莉敏联系电话:15200633198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