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 详细内容

常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024年度报告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1 16: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678044816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常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常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劳动争议提供仲裁服务。业务范围: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员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工作。

    

常德市武陵区柳叶大道189号

法定代表人

黄蔡萍

开办资金

264.9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6.46

225.66

网上名称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政务

从业人数

2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我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省厅的关心指导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融合,以提升工作效能为抓手,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化解劳动争议和欠薪风险,各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目标任务和指标数据完成情况 2024年,全市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595件(其中立案1731件,案外调解案件864件),涉及劳动者3248人,涉案金额1.5亿余元;立案处理案件当期结案1731件,当期结案率100%;调解案件2232件,调解成功率86%。。今年以来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769件,为4488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4728.6万元,各类案件按期办结率均为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二、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迅速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根据中共常德市委编办《关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职责调整涉及机构编制划转的函》(常编办函〔2024〕11号)和中共常德市委编委《关于调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编制的通知》(常编发〔2024〕18号)文件精神,常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撤销,由市仲裁院承担劳动保障监察领域行政执法的相关事务性、辅助性工作职责,新增人员编制15名,新增内设机构调查维权部和信息数据部。市仲裁院领导班子坚持仲裁监察“一盘棋”,以强机制、严作风、聚合力为基本原则,有步骤、有计划、按要求扎实高效推进部门整合。6月底前,原常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人事、财务、资产转入基本完成,相关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顺利交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稳定运转。 (二)深化劳动纠纷风险预防。一是开展争议风险隐患摸排。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建立劳动纠纷风险预警机制,结合立案情况每月选取1-2家争议多发高发、极易爆发集体劳动争议企业,逐一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协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用工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副院长钟平先后带队前往湖南柔显科技、湖南云天雾化科技、湖南桃花源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等多家企业,对大规模经济性裁员问题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指导帮助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裁员,有效防止不利社会影响扩散蔓延。二是加强支付专户监管预警。依托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截至目前,13家金融机构与平台接通专线进行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累计监测银行专户代发工资100亿元,涉及人数为36万人。8月30日,通过对系统预警分析比对,排查出经投·贾家湖项目存在工资未按月足额支付的情况,我院及时将其纳入问题台账,并通报至经投纪检部门。9月10日,该项目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拨付资金1100万元,该项目的欠薪案件已办结。三是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果。按照春季摸清底数、夏季落实制度、秋季整改问题、冬季线索清零的行动部署,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今年来,全市共对201个建筑施工项目进行集中排查,涉及人数达1.46万人,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化解处置相关矛盾隐患,真正做到了业主单位清、总包单位清、分包情况清、农民工人数清和工资发放状况清,推动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落地。 (三)构建多元共治解纷格局。一是推进园区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企业集中的天然优势,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以津市市工业园区调解组织试点建设成果为示范典型,按照“人社主导、仲裁主抓、园区主建、中心主责”的总体建设思路,打造具有常德特色的园区调解组织群。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工业园区调解组织9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6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7%。特别是桃源县高新技术产业园调解中心对该县某厂88人拖欠工资案件,先行介入、及时协调,有效缓和劳资双方矛盾。二是推进“工会+人社”调解室建设。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与本级工会取得对接,共同研究、共同推动、共同落实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建成“工会+人社”调解室10家。11月中旬,结合前期办案数据,加强与市总工会衔接沟通、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进一步畅通工作对接机制,理顺工作流程,提升律师队伍调解能力,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工会+人社”调解室共受理案件191件,成功调解案件133件,调解成功率69.63%。三是推进裁审衔接机制建设。连续三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裁审衔接会议,形成运转有效的裁审“六联”工作机制,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改判率不足5%,裁审双方互联互融作用充分彰显,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处工作会议上获得表扬。7月初,与武陵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协商调解“总对总”推进会,就诉源综合治理、线上调解资源共享和调解力量调配等达成共识,裁审工作形成闭环,新时代劳动争议在线多元解纷格局逐步形成。 (四)紧盯重案要案办结进度。一是加快办结政府、国企项目欠薪案件。全力落实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按照一个企业不落、一个项目不落的原则,坚持抓“早”完善预警摸排,加“快”积极处置应对,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摸排政府项目和国企项目119个,排查出欠薪隐患15个,目前已结案11个,共为480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756万元,还有4个欠薪隐患正在全力处置之中。通过实行“日跟踪”、“周调度”,确保形成群众可感可知的工作实效。二是密切关注重大集体争议案件。坚持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月报告”工作制度,加强全市调解仲裁机构、园区调解组织、企业调解委员会有机联动和协调沟通,实时掌握全市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情况。面对风险隐患苗头,主动抽调本级工作力量,提前介入调解,协助争议发生区域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稳定局面。目前,妥善处理了惠美农业科技141人、桃花源铸造厂88人、常德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62人、邦芒服务外包有限公司49人等多起追索劳动报酬重大集体劳动争议。 (五)形成欠薪治理工作合力。一是集中办公聚力。由市人社局牵头,从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根治欠薪联合攻坚工作专班,重要节点集中到市人社局现场办公,实行“日化解、日调度、日汇报”工作机制,通过政府集中谈、责任单位个别谈、工作专班重点谈、公安部门警示谈,推动各方力量化解欠薪隐患。我局联合责任单位开展个别约谈170多次。开展联合约谈30多次。2024年春节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永强对重点欠薪隐患开展集中约谈,并对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欠薪隐患交办,有效化解了各类欠薪隐患问题。二是部门协作有力。7月,联合市公安局、常德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采取“听”“查”“看”的方式对参与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排查和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劳务派遣单位76家,用人单位158家,为进城、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册。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维权能力稳步提升。三是快调速裁加力。坚持全院一盘棋,推进仲裁、监察加速融合,充分利用仲裁办案程序优势,进一步优化农民工欠薪案件分案机制,简化案件办理流程,压缩办案周期,升级打造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7月以来,市本级速裁庭处理农民工争议案件26件,涉及案件人数26人,涉及金额25.12万元,结案率100%。 (六)擦亮仲裁为民金字招牌。深化劳动纠纷源头治理,优化创新服务模式,紧贴群众需求传播仲裁声音。一是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的作用,整合资源打造县、乡、村“一小时服务圈”,对农民工案件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同时,优化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调配全市资源组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12个,打造农民工速裁团队12支,优先受理、快调速裁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二是厚植知法守法“法治土壤”。常态化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系列宣传活动,致力于从源头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隐患。今年以来,全市共组建青年送法服务企业队伍20支,累计服务企业300余家,服务企业代表800余人,服务劳动者近2万人。开展“庭审入园区 送法进企业”主题法律宣讲活动25次。举办《条例》专题宣讲培训10余场次。面向全市劳动者、农民工发放口袋书、宣传册近万余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荣获湖南省首届劳动纠纷调处队伍岗位业务技能竞赛团体优胜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刘俐兰联系电话:1997686892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