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1702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常德市地方志编纂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社会提供地方党史和市情资料服务。业务范围:全市党史、方志资料征集研究、指导和利用。 | |||
住 所 | 常德市建设东路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文廷 | |||
开办资金 | 23.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常德市委直属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6 | 23.7 | |||
网上名称 | 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公益 | 从业人数 | 1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坚持中心居中,扎实开展史志编研工作 党史研究深耕细作,红色著述硕果累累。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编制党史工作五年规划,明确党史工作的前进方向。全年举办各类学习活动近30场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二是深入开展党组织创建与历时两年完成党史研究专题成果《沅澧星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常德地方组织创建与发展》编写出版工作。三是《中共常德地委主政纪实》编写工作高效推进,客观记录了常德解放后至1988年间历届地委的执政纪事,现已形成初稿。四是深度参与党史课题研究。推荐干部参与常德市机关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并鼓励单位干部撰写文章参加各级各类机构开展的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征文。 方志编研精雕细琢,地方文脉华章熠熠。一是贯彻落实《湖南省地方志工作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正式实施后,我室迅速响应,积极开展区域内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率先组织专题学习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以实际行动走在全省各市州前列。二是指导石门县开展常德市唯一扶贫志编纂任务《石门县扶贫志(1949—2020)》的撰写工作,目前已形成近60万字的评审稿。三是“常德文库”第6部点校项目——清同治七年《武陵县志》校注工作已于年底正式印刷,该书共计120万字,分上、下两册出版。四是“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成果持续巩固。《常德年鉴(2024)》于2024年12月印刷成书,全书收录210余家单位资料,约115万字。同时,全市9部县级综合年鉴均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将于春节前陆续成书。五是全省唯一坚持办刊32年的市州级史志综合性期刊《常德古今》今年出刊2期,目前为止已出刊124期。六是联合市纪委市监委编印出版廉洁读本《清风润家——常德历史人物廉洁故事》,收录29个本土清廉家风故事,共9万余字,为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鲜活的廉洁教育素材。七是二轮修志过程中,常德市自选动作——市直部门志书规划编修工程全面告竣,指导编写的《常德市水利志》《常德市共青团志》完成终审验收,58部分志形成集约成果,总计文字达3000万字,蔚为大观,也为三轮修志完成了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准备。 二、牢记职能职责,切实发挥史志资政作用 一是压茬推进党史教育基地建设。分2批开展常德市党史教育基地评选,5家红色场馆被评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精心指导并成功推选朱务善故居、颜昌颐故居和丁玲故居评授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积极培育党史教育基地后备资源,现有澧县党史陈列、临澧太浮山风景名胜区教育基地等后备资源20余处。 二是党史联络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召开市中共党史联络工作会议,明确了党史联络工作目标规划。先后3次保障市中共党史联络组赴安乡、桃源、石门、澧县等地开展考察调研,直接推动石门县薛家村与贺家台党史阵地连片建设、桃源县浯溪河战役旧址阵地升级建设,有力促进全市党史教育基地的创建与发展。 三是发挥职能服务社会大局。委派单位干部加入市军事文物征集工作专班,推进常德市革命军事文物征集工作;在市委办系统“业务工作大家谈”上,单位干部围绕“常德党史教育基地创建与培育工作”讲授业务辅导课;联合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整理常德市烈士信息并报送至湖南党史陈列馆;为市委宣传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湖南——常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报告会”党史故事宣讲提供业务咨询,完成主题报告会文稿、视频专家评审。按省党研院和省诗词协会要求,对常德誓词学会创作的230余首“诗咏湘籍开国将帅”诗词进行史实审核,确定180首公开发表。 三、聚焦播火传薪,深入推进史志宣教质效 一是市县联动吹响宣传号角。联系市中共党史联络组副组长彭明建在市老干活动中心讲授了两场党课《革命先驱——王尔琢》,单位干部受邀参加市广播电视台“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特别节目宣讲党史人物故事。 二是聚力搭建本土“史志书架”。选送市本级及县市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文献研究成果代表作品参与省院“史志书架”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与省博物院、市委党校、市图书馆,各县市区与县级部门、社区、学校共建“党史书架”,共捐赠书籍近5000册,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史志成果影响力和史志文化传播力。 三是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不断提升党史教育基地影响力,将其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今年来,全市党史教育基地承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红色研学等各类活动3000余次,参观人数超百万人次,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打卡“热地”。 四是强化史志研究成果推介转化。严选10个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参加第二批湖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向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百年辉煌”新媒体账号推荐报送5部高质量红色短视频作品;向中央、省级史志官方网站推送信息,共采用20条。 五是抓好“一网一号”宣传矩阵建设。严格三审采编审核制度,全年共审核采编市本级及区县市稿件112篇,网站总浏览量超500余万次;按上级要求,利用“常德史志”微信公众号推送宣传和推介常德经验、常德做法的推文,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陈曦 联系电话:18797777801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