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582759323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 湘雅常德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湘雅常德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医疗技术指导服务。 | |||
住 所 | 常德市武陵区月亮大道16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波 | |||
开办资金 | 89287(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企业化管理)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0918.79 | 170895.54 | |||
网上名称 | 湘雅常德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133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4年1月办理了变更登记,开办资金由93095万元变更为170919万元,单位法定代表人由李碧海变更为周晓峰; 2024年9月办理了变更登记,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周晓峰变更为李波。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我院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规范开展业务活动。 业务完成情况:2024年,湘雅常德医院总体运行平稳,全年门急诊接诊43.68万人次。1.合作签约顺利完成。2024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续约协议,湘雅委派专家更替交接基本完成。由湘雅名医唐举玉教授领衔的湘雅医院骨科团队及张瑜教授领衔的妇科团队正式开启对湘雅常德医院骨科、妇科的全面同质化管理,让常德及周边地区的群众也能在“家门口”切切实实享受到来自国家级团队——湘雅骨科、妇科专家的医疗服务。 2.学科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医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选派16名临床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提升。各学科成功开展医疗新技术25项。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分别授牌成为湖南省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单位、湘西北首家中国血友病治疗中心。普通外科一项医疗技术荣获“2023年度全市十大医疗新技术奖”。三甲医院评审准备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 3.质量安全管控有效。医疗质量管理例会由领导通报调整为职能部门点评,每月反馈医疗质量管理问题,促进整改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感控培训、感染监测切实有效,感染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门急诊病历合格率增长0.5%,运行病历、终末病历优良率持续提升。风湿免疫科一份住院病案获评常德市“十佳病案”。 4.科教工作再添新色。9项科研课题结题,10项课题中标。发表研究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17篇,最高影响因子(IF值)达7.3。获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国家发明专利“零突破”。本年度新增学术任职58项,目前累计389项,其中37人任国省级专业学会常委以上职务。 公益服务方面:1.服务质量持续优化。“一站式服务中心”位置前移、优化升级,多项业务流程实现无缝对接,服务效率明显提升。成功推行门诊分时段预约,医疗秩序有所改善。手术室一项护理实践案例在省级赛事中荣获一等奖,妇科应用管理工具案例在全国性赛事中荣获三等奖。医保移动支付小程序上线,功能完备程度位列常德第一梯队。 2.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使命担当。湘雅常德医院作为常德市五支巡回医疗队之一,全年赴区县开展巡回医疗活动40余场次。与医联体单位保持常态化联系,业务指导40余次。参与国、省、市级要事活动医疗保障任务30余次。前往2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开展视力筛查、健康筛查。19名医师前往沅陵、汉寿等地开展对口帮扶及下基层服务。8次进入企事业单位组织现场救护培训,指导400余人取得湖南省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能力资质。与常德市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首次搭建高端服务绿色通道。班子成员带头落实 “乡村振兴”工作,主动上门慰问、送医送药4次。 2024年工作计划:今年医院的首要任务是全力筹备等级医院评审,创建“三甲”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达到评审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提升学科建设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动22个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争创更高层次重点专科及建设培训项目。同时,拟启动肿瘤、消化道、介入和健康管理“四大诊疗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特色专科。 2.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提升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儿童的急诊处置能力,优化救治服务流程。提升急诊创伤评估和处置能力,提高相关专科联合救治效率,定期开展综合演练,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填补卒中介入治疗技术短板;提高危重孕产妇及儿童综合救治能力。 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医疗技术创新,对新技术获奖科室及负责人在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聘用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强医疗新技术全过程管理,定期评估总结,适时纳入常规技术推广;鼓励开展四级手术与微创手术。 4.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严格规范检查、用药、手术等诊疗行为,确保各项诊疗流程、指标符合评审标准。提升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培训、督查与考核,完善高风险谈话、第三方保险、应急演练等配套性制度。 5.提升全面统筹能力。全面梳理评审细则,倒排时间、责任到人,从健全制度体系、规范数据填报、完善资料准备等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对标对表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2020年2月28日至2030年2月28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熊丽联系电话:17607360096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