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00446432457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 所 | 常德市人民路8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德辉 | |||
开办资金 | 180570.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差额)) | |||
举办单位 |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2267.8 | 223325.1 | |||
网上名称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309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过去的一年令人难忘。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常德考察,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赴河街、港中坪村开展“我为群众送健康”大型义诊,广受社会赞誉。面对复杂形势,我们紧跟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医疗业务稳健运行。完成总诊疗人次179.27万,增长3.64%;出院患者人次12.08万,增长2.79%;手术台次5.69万,增长9.9%。医疗总收入达到24.66亿元,增长1.75%。 ——转型发展成效显著。CMI值提升至1.11,平均住院日下降至7.71天;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28%,有效收入占比达到63.08%;出院患者手术人次增长10.17%、四级手术人次增长14.33%、微创手术人次增长20.63%;资产负债率仅为26.75%,运营质效领跑全省。 ——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心血管内科晋级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国字号”专科达到4个。科研工作异军突起,新增国自然项目2项、省级青年骨干人才1人,均实现“零”的突破;GCP合同额突破6600万元,增长超一倍,居全省前列。 ——基础设施瓶颈实现突破。科教中心全面建成投用,科研教学、技能培训、办公办会、学员住宿等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新增停车位600余个;同步推进医疗片区提质改造,体检·医美、眼视光中心完成搬迁,有效缓解功能用房不足、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医院整体布局更趋合理。 ——行业地位再上台阶。区域医疗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获评首批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评审,湘北片区罕见病诊疗中心、癌防中心落户我院。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党风院风向上向好。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坚持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典型案例深入学习研讨,机关党总支工作经验被全市推介,微党课获全市卫健系统一等奖。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夯实“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管理架构,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规范院外党建活动管理,印发《组织生活会指南》,内科党总支第六党支部获评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品牌建设守正出新。推出“每月之星”党建工作新品牌,扎实开展党建行政双查房、“微笑服务讲坛”和党员专家“五进”送健康等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党建主题活动,健全完善“健康直通车”“党员服务流动岗”等举措,党建课题获上级优秀成果奖。清廉建设纵深推进。重点规范医务人员院外执业和医药代表接待管理,开展述廉点评、廉政谈话和投诉问题分析整改,深入推进医德医风、“群腐”问题[1]专项整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列全省前茅。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忠诚、向上、卓越、包容、清廉”五大文化深入人心。发布新院歌《为你守护》MV,打造微文化景观,有序推进院史资料陈列室、名人堂、文化连廊、感恩广场、母婴广场建设,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月”“迷你马拉松”等系列活动。 二是聚焦医疗质量,诊疗能力不断强化。医疗技术整体提升。持续推进外科手术能力建设,与高校共建临床解剖培训基地,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加强合作,加大进修深造和外请专家力度,促进高难度手术开展。全年申报新技术新项目186项,首次实施开颅术中唤醒麻醉、肺动脉高压球囊扩张术、内镜下减重术、淋巴水肿显微外科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植入大脑中动脉瘤瘤内扰流装置,开展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医疗安全常抓不懈。推进总住院医师管理,开展“医疗安全百日行”等活动,院长行政查房、院领导夜查房成效明显。严抓围手术期管理,推进手术意外险和医疗责任险落地,实行重大医疗纠纷晋升晋级“一票否决”。病案首页合格率达99.79%,医疗纠纷持续下降。应急救治高效快捷。紧急抢救“4·5”鼎城房屋倒塌、“6·19”临澧化粪池中毒、“8·19”桃源车祸和“11·19”鼎城车辆撞人事件伤员,出色完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任务。护理服务联动增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责任制管理及护理岗位调配管理制度,推进延续护理,打造“护理专家进社区”品牌,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上千例,获国省多项护理殊荣。 三是夯实发展支撑,人才科教协同发力。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和自主培养8名博士,2人赴日美研修交流,柔性引进北京、广东等地知名医院12名专家。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形成规范模式,50人晋升高级职称;人才考评激励作用日益显现。科研后劲持续增强。组建专门团队进行科研攻坚,选派9人外出研修。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启动中心实验室建设。发表论文191篇,其中SCI论文126篇,影响因子最高21。立项课题252项,首次突破国自然项目,省自然项目数量居全省市州级医院首位。获批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转化4项。成立国内首个地级市医学伦理中心。教学工作有力推进。新增硕导35人,学员在全省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一等奖。住院医师执医首考通过率79.2%、结业首考通过率94.4%,均实现大幅提升。 四是着力提质增效,运营管理全面升级。着力转变发展理念。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为指挥棒,不断推动发展理念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着力优化运营措施。逐步铺开专科运营管理,利用“运管MDT”团队开展“走找想促”专题调研,帮助临床科室找方向、控成本、优结构。推进数据规范化、精准化管理,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强化激励和预警,推动良性竞争。着力提升关键指标。多部门统筹、多措施激励,推动CMI值、出院患者手术人次、四级手术人次及占比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2个运营案例分获全省“品质医疗类”和“卓越管理类”优秀案例奖,工作经验获省卫健委推介。着力保障医保结付。深化DIP支付改革,建成全市首个全流程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医保结付率提升至99%,有力保障了医务人员劳动成果。 五是践行为民宗旨,公益担当广受赞誉。切实发挥引领作用。与31家县级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帮扶范围辐射大湘西北,县级医院专科能力、联合病房建设成效良好,分级诊疗有序推进。广泛开展宣教义诊。打造“我的医生朋友”“莲说”等科普宣传品牌,以独特创意摘得国省级创作大赛多个奖项。开展义诊、宣讲39场,赠送药品价值超10万元。不断推出惠民举措。“生育关怀、好孕相伴”公益项目落户我院,152对夫妇登记参与,发放生育补助80万元。升级智慧门诊,实现“一部手机看门诊”目标,获评全市“群众满意门诊大厅”建设优秀单位,2项流程改造入选省“百优案例”,工作经验被中央党建网推介。 六是坚持员工为本,幸福指数稳步提升。保障员工待遇。强化运营,开源节流,各项待遇维持业内较高水平。优化后勤服务。引进知名餐饮业、零售业等品牌,引入竞争机制,打造员工满意食堂和满意超市,提供多样化选择。关心员工困难。看望住院员工268人次、上门吊唁去世员工及家属94人次,发放困难补助21.6万元。坚持“院领导接待日”倾听员工心声,设立“法律咨询接待日”,开展单身职工联谊,举办职工子女寒暑期活动。丰富文体生活。承办市直卫健系统春晚和健康长跑活动,举办“为你守护·医路高歌”歌咏晚会与“医心筑梦”音乐情景秀。成立老年东方舞蹈队,离退休员工活动有声有色。代表卫健系统参加市直机关运动会获篮球比赛亚军。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攻坚克难的韧劲,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承载着全院三千余名员工的拼搏奉献,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及员工家属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院领导班子向所有为医院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去年职代会部署的任务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十件实事未完全落实,第三代试管婴儿中心建设及部分文化设施尚未完成;与中南大学合作进度滞后;外科手术能力与专科建设存在短板;低风险死亡医疗纠纷和安全隐患仍未杜绝;部分科室和干部职工存在“躺平”现象;个别员工违纪违规行为仍有发生。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2022年2月10日至2037年2月10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彭子懿 联系电话:18873675918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