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机构编制管理> 详细内容

临澧县食品检测架构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8-06-20 10:15:0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临澧县不断加强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积极探索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架构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城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为龙头,乡镇检测站为配套,批发市场、基地自律性检测室为补充,覆盖全县的“一站多室”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有力保障了群众食品安全。但由于检测机构分散,检测设备有限,导致检测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一、机构建设现状

  1. 机构编制情况。目前,我县食品检测机构共有三家,即:县食药工商质监局下属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县农业局下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县畜牧水产局下属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三家机构均为公益一类股级事业单位,共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6名,实有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含持证上岗人员)10人,占比62.5%。

  2. 阵地建设情况。食品检测方面,县质量监督检定所检测设备资产90万元,各类设备共60台套,10个乡镇所均添置了一台快速检测设备,能承担日常简单的检验检测工作,并打造出了1个省级示范所、2个市级示范所;农产品检测方面,除县农产品质量安检站设置在第一农贸市外,县朝阳农贸市场和合口农贸市场均建立了检测室,共配有8台农药残留速测仪及相关配套设施;畜禽水产品检测方面,检测站配备了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60台套,年检测能力达到9600份以上。

  3. 经费保障情况。三个检测机构每年财政预算共51万元,其中:食品检测13万元、农产品检测33万元、水产品检测5万元。

  4. 工作运行情况。县质量检定所可检测含食品、饲料、烟花爆竹、建材等4大项为主的38个产品162个参数,每年约完成产品检测300批次左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主要是对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大米、茶叶)生产基地抽样检测,临时对县内所有农贸市场的监督抽查,每年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样检测4000个以上,抽检样品9万个以上。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主要对动物疫病检测、化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畜禽饮用水及渔业水质检测,动物产品及尿样有毒物质残留指标的检测,农产品及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违禁药品的检验检测,每年开展“瘦肉精”样品检测3000份以上、奶牛场“两病”监测样品1300份以上。

二、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机构资质不够。三家检测机构中,仅县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2016年通过全省质检机构验收,被评定为II类,具有检验检测资质,另两家暂不具备检测资质,导致其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

  2. 专业检测人员偏少。一方面,工作力量不到位。三家机构目前空编10人,现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检测需要。县质量检定所目前专职检测人员仅1人,不符合单项试验需2人以上才能开展的要求;县畜牧水产品检测站因是挂牌机构,无单独的编制人员,检测工作主要由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少。食品检测专业技术性极强,但目前在岗人员中,除8人获得省里下发的相关证书外,其余人员均不具备相关资质,也非相关专业出身,这远远不能适应一个县级检测站的工作要求,致使一些工作无法开展,设备闲置。

  3. 检测能力薄弱。如上级要求县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年农产品样品检测量达1800个,但我县每年完成率不到10%。如农产品质量检测,我县目前仅局限于对农产品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两大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检测有害物的品种少。如水产品检测相关设备是2010年中央投资配套的,期间未添置新的设备,检测设备较为落后,部分检测项目必须送达市里或省里进行鉴定,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4. 工作经费缺乏。按照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范围,试剂的购买和设备保养、维修、检定校准等,每年需投入资金至少40万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转;食品添加剂、农残的扩项检测,需要购置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相应配套设备至少需经费200万元;畜牧水产品等相关检测检验每年至少需投入资金50万元才能维持检测站的正常运转。综合起来,每年至少需要经费290万元,经费缺口约达180万元。

三、检测机构整合的利弊分析

食品检测机构整合的好处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三家食品检测机构购置有不同的仪器设备,如果进行整合,则三家检测机构的所有仪器设备可以集中在一起,从而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添置,节约仪器设备购置资金。二是有利于检测技术力量整合。如果整合成一家检测机构,则可以对现有三家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多中选优,确保检测技术力量配优配强。三是有利于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检测机构整合后,有利于检测技术人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四是有利于食品检测工作的指挥调度。整合后,食品检测工作化零为整,可以实现食品检测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食品检测机构整合的弊端主要有:一方面,增加县财政负担。检测行为是公益行为,如果机构单设,其运行经费、保证正常运行的检测和采样费用势必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县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可能面临政策瓶颈。机构整合后,相关资金项目可能得不到上级对口主管部门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晋升通道可能受阻;还可能与职能部门产生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四、相关建议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可以考虑以市州为单位建立区域性综合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承担辖区内重大性、疑难性、综合性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针对县级工作机构,建议如下:

  1、规范机构设置。整合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局的检测设备等资源,新成立一家副科级事业单位,作为全县唯一的食品检测机构,归口县食药工商质监局管理。机构名称规范为县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同时,为便于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对上衔接和工作开展,加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整合后的检测机构,实行财务独立核算,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2、配优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将目前从事检验检测的三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到新的检测机构,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力度,保证技术人员达到20人以上。

  3、完善阵地建设。在三家原址机构择优进行筛选,选择场地大、设计科学的检测场地,并适当进行改造,将三家检测机构资源集中整合,并根据上级工作要求,逐步配套需补充的仪器设备,确保硬件设备更加完备、检测项目更加齐全、检测能力全面提高,检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4、明确界定职能。食品检测机构整合后,主要承担食药工商质监、农业、畜牧等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企业、个人的监督和委托检验任务,重点承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日常检测职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