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机构编制管理> 详细内容

常德市编办助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7-08-02 23:03: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常德市委编委办主动作为、积极跟进,采取“联横合纵”模式,建立完善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整合了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供了机构编制保障。

横向联合,建立统一工作机制。2011年,为整合分散且隶属不同行业行政监管部门的多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标准建设统一的交易平台,按照“公正开放、竞争有序、服务到位、监管有力”原则,常德市委编委办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四个统一”的体制调整意见。一是统一领导机构。成立了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明确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统一综合协调机构。设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服务情况,对行政监督部门有关监督执法活动实施再监督。三是统一交易服务机构。在撤销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拍、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国有或集体产权出让以及政府采购项目等八大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服务管理工作整合由其承担。四是统一监督体制。明确行政监督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行全程监管,监察部门对各行政监督部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履职情况实施监察。到2012年底,基本建立健全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

纵向整合,完善统一交易平台。2016年,根据上级改革精神,常德市出台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中有关机构编制事宜“四个完善”的调整思路。一是进一步完善职责调整。将市本级及区县(市)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低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职责整合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二是进一步完善职责划分。明确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市场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市县两级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财政、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执法和预警,依法查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县两级监察、审计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及平台运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场内交易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各方主体场内交易活动行为。三是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撤销了原市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其原承担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平台服务职能整合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同时,将7个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调整设置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支机构。四是进一步完善市县管理体制。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进场项目、统一规则体系、统一电子交易系统、统一评标评审专家库、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业务培训”的原则,明确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统一管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分支机构业务,县级分支机构的领导干部调整、增加人员编制等干部人事管理事宜实行市县双重管理。

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实现了由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由行业垄断、分散交易向有序开放、集中交易,由分口管理向综合监管的转变,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经济效益、法纪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市委编委办  鲍一鸣供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