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30日,市委宣传部组织了2019年常德市新闻发布暨对外宣传业务培训,这次培训地点在上海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全市有关市直单位新闻分管领导、新闻发言人助手及市委宣传部各科室负责人约6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这次培训行程满满。头两天,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理论知识,上了四堂课,分别是《国际舆论和中国城市对外传播》《文化传播创新与策划》《全媒体环境下舆情分析及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微博微信与危机传播五大原则》,最后一整天,我们分6组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
城市感悟
五月的上海,繁花似锦,阳光普照,我们来到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走进了那青瓦黛墙、红窗灰棂的百年名校——复旦大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徜徉在百年复旦的校园里,沐浴着百年复旦的人文光辉,感受着百年复旦的治学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学梦、名校梦。今天我们终于梦圆复旦,可谓是人生一大幸事!复旦大学是一所享誉中外的大学,在得知组织安排我去这样的高等学府参加培训时,我的心情很激动。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近现代史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来自全市各单位的同仁们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在上海这座国家的东方明珠,在百年名校学习提高,这些都让我夜不能寐。特别是看到宣传部安排的课程,都是由这所大学的教授级别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这真的是很难得的机会。
来到复旦后,我又产生了一些失落的情绪,这种情绪既来自外部环境的比较,也来自自己内心的感受。按理说,常德也算一个地级市,但是当进入上海后,真的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陈焕生进城的感觉。常德属于内陆地市,经济还不发达,社会活跃程度不够。记得27号我一个人坐公汽到桃花源机场时,整个公交车从我上车一直到终点,上下车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去终点机场站的就我一个人,再对比一下大城市的公交车、地铁的那种人流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格局显然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听着教授们的讲课,有感于我们自己信息的落后、眼界的狭窄、知识的匮乏、思维的封闭和贫富的差距。教授们上课的知识很专业、很高大上,为了便于我们理解接受也用了很多通俗的语言和实例解剖,但是他们的言语中时不时会蹦出一些专业的英语单词,我们几乎都听不太懂,其实并非他们要显摆什么,只是这就是他们的日常。举例子的时候会谈到东京怎么样、南非怎么样、欧洲怎么样,其实这些地方我们这些公职人员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有的教授提到说全国各地基本都跑遍了,唯独没有去过常德,也不知道桃花源是常德的。这说明我们常德还是比较封闭落后,没有拿得出手的知名招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现在这种全媒体环境下已经不流行了,酒一定要香,巷子还不能太深。常德如何加速经济崛起,打出品牌,恐怕任重而道远。
学习感悟
在复旦学习,关于新闻宣传工作,得到了一些收获和感悟。
一是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当前,新闻舆论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作定位、传播格局构建方式、舆论环境上。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解读,具体表现为将媒体宣传工作变成舆论工作,改变了以往新闻宣传特有的我说你听的单向性传播模式,而是以交互式、圈层式进行紧密互动传播,新闻信息与公众连接更密切。当前信息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休闲阅读时间更显碎片化,媒体为顺应这种变化,将新闻定制移动化,方便公众了解阅读,加之网络上众多信息平台能够起到传播、转播、互动作用,让新闻传递更适合现代人思想阅读,传播更迅捷广泛。
网络技术的普及,在加快新闻传播的同时,也让所有上网的公众利用网络有自由表达宣泄的机会,有的舆论客观公正,有的负面歪曲,导致网络充斥着不同意见声音,新媒体已经成为网民宣泄情感、表达利益诉求、进行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工具。特别是涉及政府或民众生活的问题,如果被刻意曲解,容易迅速放大传播,对政府形象和社会体制带来严重挑战,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因此,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要遵循发展规律,凝聚工作共识,构建新格局以适应时代变化,坚守职责和使命,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二是全媒体时代必须加强新闻舆论引导。
要更新观念,提升传播力。新闻单位要对工作进行全面治理,疏通内外、上下间的联络通道,广泛与各类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搭建合作平台,使各方力量能够整合利用,形成聚合效应。
要完善制度,提升引导力。将新闻舆论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发展中,利用职能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协助新闻舆论管理,形成最大合力。要提高监控预警能力,对不利于民众生活的社会舆论要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消除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早清除,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要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新闻舆论要从实际工作中增强公众影响力,把握群众需求,把真实数据信息传递给大众,营造舆论传播优势。新闻舆论工作中信息数据除了自身采集外,还要与政府部门紧密沟通,对惠及民众的重大工作计划,要做好专题系列化报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报道。
要把握尺度,提升公信力。信息公开要做到规范性,要依据规章机制运行信息公开程序,改变工作中只注重信息发布的情况,将工作重心逐渐从发布信息转变到信息服务上来,方便公众通过全媒体浏览所需信息内容,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提高媒体信誉水平。
三是新闻发布必须要真善美。
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分成六组模拟了新闻发布会,每一组提前一天发题,各组就如何发布以及如何回答记者提问商议策略。经过现场的模拟,锻炼了自己,掌握了有关技巧。
一是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牢记24字方针:先报事实,重报态度,实报措施,慎报原因,虚报进展,后报结论。
二是要认真的准备、充分的沟通、临场的应变。新闻现场发布必须要注重把事情说圆,发布的内容必须要实,无关话题不要提及,做好提前的预判,掌握必要的证据。表态一定要谨慎,相互之间不能推诿,主持人要善于把控全场节奏。
三是注重真诚沟通。不能蛮横,必须诚恳,要懂行,要注重个人魅力,更要善于倾听。
归来感悟
三天的培训结束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志强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分别发表了讲话,学校给我们下发了结业证书,也进行了合影留念。几天的上海复旦之行就此结束,大家告别了复旦,满怀革命热情迈上了回常的脚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15字宣传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遵循。其中“展形象”说的就是对外宣传。对外宣传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舆论的“导航仪”,形象提升的“包装师”和文化传播的“领路人”。
市委书记周德睿多次讲过,“人生只有两季,努力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已经进入守正创新的关键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结合此次培训班内容,紧密联系本部门的工作实际,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定位来谋划,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