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区县动态> 详细内容

常德市桃源县委编办“三项举措”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9 09:26:0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桃源县委编办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一是抓学习,紧绷法规“思想弦”。坚持把学习贯彻《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政治任务,不断强化学习宣传。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将《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利用县委常委会、县委编委会、党校授课和各级各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平台,持续掀起学习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热潮,覆盖人数达到356人。二是部门单位全面学。充分利用到部门调研、对接工作、监督检查等,向各单位宣传讲解机构编制条例法规的重点内容,讲清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要求。三是编办干部重点学。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手册供干部自学,同时采取轮流领学、集中研讨、内部交流、知识竞赛等方式系统学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切实提升编办干部业务知识水平。

二是抓规范,织好法规“制度网”。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调发展。一是保障重点领域用编需求。按照“统筹使用、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去年对教育、卫生系统等重点领域给予备案编制共560名。二是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流程。根据《条例》规定,规范机构编制审核程序,强化调研论证,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请示事项报送工作的范围、原则、程序和要求等,凡是涉及机构编制事项,均由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切实增强了规矩意识和程序意识。三是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机制。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常态化检查,扎实做好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对领导职数核定及配备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对干部配备中存在的不规范情况及时纠正,对在机构编制检查中发现的对“三定”方案执行不严格的行为,一律实行登记造册,逐一对账销号,真正凸显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的基调。

三是抓服务,坚守法规“警戒线”。将严控总量作为统筹使用编制资源的前提和实行编制周转使用的底线红线。一是着力发挥“编制周转池”作用。高效使用周转编制,动态调整编制,提升编制使用效益,去年为县委办、财政局等8家单位周转行政编制17名,为红十字会、职业中专等4家单位周转事业编制13名,保证了编制周转池有持续的“源头活水”循环流转。二是优化机构编制服务。积极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构建高效便捷、互联互通、多方联动的实名制管理平台,强化数据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做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准确无误、随查随新,确保信息数据的精准性,使实名制管理成为精准发现问题、辅助决策、支撑管理的重要数字平台。三是打造机构编制“铁军”。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组织工作体系,不断强化组织口意识,对标组织口标准,培育组织口作风,系统谋划和思考机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党的政策、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办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坚持原则、廉洁勤奋、务实高效”的过硬队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