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鼎城区坚持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巩固各项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构建了以机构编制实名制为主线,以“机构编制效益评估、审计督查、巡察督查”三项措施为支撑的“1+3”督查体系,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权威性、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一、“一条主线”贯通业务管理全流程
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机构编制日常管理规范透明公开。一是精准比对数据。明确专人负责数据更新和维护,调整异动信息数据实行“一天一审”;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人数实行“一月一核对”。不定期开展实名制数据专项核查,对全区1万余名机关事业人员信息与社会保险数据进行全库比对,确保机构编制核心数据的准确性。二是管控用编核准。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鼎城区全面推行实名制系统业务网上办理,各单位通过本单位端口办理编制使用、人员调整等业务,无空编一律不得申请用编,从源头上杜绝了超编进人问题,也确保编制和职数使用数据第一时间更新。三是科学统计分析。借助与实名制系统数据的统计数据分析功能,对全区人员的进出比、性别比、年龄结构、学历等进行分析,在每年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以及组织部调整干部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更好的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三项举措”推进检查评估全覆盖
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建立“点面结合”的方式,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一是将编制管理情况纳入审计内容。根据审计法规定和机构编制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区委编办积极与审计部门对接,对全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及主要负责人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审计的工作机制。二是将机构编制纳入区委巡察。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纳入区委巡察重要内容,派专人全程参与,制定《机构编制专项巡察问题内容清单》共四项41个问题,有效发现机构编制管理违纪违规问题并纳入巡察反馈意见。目前全区已巡察30余家单位,移交问题45个,做到真督查真整改。三是推进机构编制效益评估。2022年,鼎城区作为全市机构编制效益评估试点,对全区20多家单位开展了机构编制效益评估,对机构编制政策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等固定指标进行评估,结合单位实际及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合理调配编制。
三、夯实“1+3”检查评估成效
按照“1+3”督查评估体系的模式,通过精准的数据管理、多维的督查机制,促进机构编制的调整优化。一是机构编制管理精细化。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区各部门各类编制人员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能迅速提出管理建议供区委领导决策;通过效益评估,对各单位职责、机构、编制适配度以及工作任务量、编制资源使用率实现精确把握,为人员补充、干部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与人社、财政、公安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以及在线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等“事前管控”举措,从源头上杜绝了“吃空饷”“超编进人”等违规问题。通过审计巡察等事后监管举措,加大了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了监督检查前后端无缝链接。三是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通过将实名制大数据分析结果和督查评估结果应用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职能弱化或编制使用效益不高的部门核减编制、控制用编计划等方式,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提升了编制资源配置有效性和针对性。2022年通过效益评估,全区调配了60余名编制,加强对基层一线、监管执法以及公共服务事业的人员力量保障,推进编制管理科学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