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区县动态> 详细内容

石门县委编办多维发力助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4 14:46:1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石门县委编办紧跟县委县政府“打造湖南省高质量发展样本县”的目标,聚焦县域现代产业发展,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的机构编制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优化机构设置,为县域产业发展提质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招大培强规模工业。设立石门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服务。在县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加挂县对外经济服务中心的牌子,适当核增人员编制补充力量,增加为全县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的职能。2021年,全县产值过亿元企业达4家,新签约亿元项目35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65.5亿元,同比增长19.4%,完成进出口总额8.3亿元,石门县被评为全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现代农业。通过整合组建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成立县柑橘办、茶叶办、烟叶办,助推养殖、柑橘、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本土企业湘佳牧业成功上市,实现年优质鸡养殖规模5000万羽,湘佳有机肥年加工产能15万吨,“石门土鸡”荣登中国区域品牌•禽畜水产类价值榜单。2021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30.93万亩,茶叶面积12.77万亩,烟叶面积2.49万亩,农林牧渔业总差值达到91.8亿元,同比增长10.3%。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做红做火旅游产业。整合组建县全域旅游发展中心,利用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在全县一盘棋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打造夹山寺、龙王洞、仙阳湖、壶瓶山、东山峰、南北镇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康养度假区。夹山寺、龙王洞先后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40.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12亿元。

二、深化重点改革,为县域产业发展赋能

一是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开区职责变化,结合县情实际,将湖南石门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湖南石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着力强化党的领导,规范机构设置,优化职数配置,剥离原有的社会管理职能,为开发区“松绑减负”,确保开发区更好聚焦主责主业。2021年,开发区园区工业产值达到259.1亿元,同比增长23.1%,石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获评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入围洞庭湖地区排名前3位的省级园区。

二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围绕乡镇的职能定位、职能转变等,采取“6办+3中心+1站+1队”的模式,重新设置乡镇的行政、事业机构,构建简约、高效、便民的基层组织架构。赋予各乡镇(街道)法定责权11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2项,下沉乡村级受办服务事项57项。整合原有派驻站所的行政执法资源,成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改革,夯实乡镇产业振兴基础,打造了蒙泉、夹山、新关、壶瓶山等一批农业强镇、工业强镇、文旅强镇,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健全体制机制,为县域产业发展增效

一是统筹推进智慧县城建设。设立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从县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协调办公室划转人员编制,有效补充工作力量,统筹推进“智慧县城”和“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提高办事效率,为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二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打造网上办事大厅,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到乡镇、村(社区),深入开展“四办”改革和减证便民工作,落实“马上办”事项227项,“网上办”事项654项,“就近办”事项71项,“一次办”事项492项,取消“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193项,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

三是建立健全快速联动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一项工作指标、一个牵头部门”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石门县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石门县乡镇职责准入制度》,避免出现权责不明、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保障县、乡履职尽责“条块”顺畅、快速联动,为推动全县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