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区县动态> 详细内容

津市市委编办“三个注重”推动机构编制效益评估工作出实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9 10:49: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破解机构编制紧缺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津市编办今年上半年对全市40家单位开展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加大内部资源挖潜力度,有效盘活现有编制资源,全面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注重结果运用,机构编制配置得到优化。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部分单位职能弱化、职能任务不饱和、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坚持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全面调整优化全市机构编制配置。一是有效盘活编制资源。积极推动编制资源内部挖潜,盘活编制存量,收回部分沉淀编制,统计分析全市事业单位空编情况后,拟对被评估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或闲置1年以上的空编,预留刚性用编计划后,对各单位现有空编106名一律收回,计入人才编制池周转使用;重新核定编制基数,对工作任务饱和度低的1家单位,编制数基数拟由28名调整为7名,对现有空编全部收回,今后按照重新核定的编制基数“空一收一”,直至达到核定标准。二是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职责弱化、职能空转、名存实亡的事业单位或职能职责相近而分散设置的事业单位进行整体重塑,清理撤销9家,整合4家。三是保障重点领域用编需求,推动机构编制向发展最吃劲的部位流动、向基层一线倾斜,为高新区、招商、科技等12家单位增加30名事业编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注重协调服务,改革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听取部门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遗留问题。一是理顺管理关系。针对我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明确的职责,结合上级及周边区县机关事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履责情况,将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管部门由市委办调整为政府办,重新明确了职能职责,主管部门调整后,实现上下对口,区县市统一。二是理顺人员编制关系。为解决市住建局原所属规划执法大队机构改革整建制转隶后,其中6人一直留市住建局从事相关业务工作,为解决岗位、编制、人员三者相互对应的问题,调剂3名编制用于解决6人的编制异动手续。三是主动协助配合完成综合执法改革人员转隶工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人员转隶过程中部分人员思想波动较大,多次到局机关反映问题,我办派业务骨干到交通局为信访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帮助化解矛盾,协助组织部顺利完成交通综合执法领域后续22人的转隶工作。

三、注重宣传引导,部门机构编制意识得到加强。在评估过程中,将宣传有关政策法规贯穿机构编制评估全过程。一是会议现场宣传,在部门召开机构效益评估工作座谈会时,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办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等内容的学习宣传作为会议的第一项议程,让各单位充分认清新时期抓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二是实地评估时主动宣传指导机构编制业务工作,及时指出各部门机构设置运行及编制配备情况是否符合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要求,在工作接洽中让各单位了解、重视和支持机构编制工作,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三是督促各评估单位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等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内容,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营造学条例、懂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促使各单位形成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编制资源“国家所有、部门使用、机构编制部门统筹调剂”的共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