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办法(试行)》,今年7月以来,石门县委编办深入组织开展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收到一定成效。
一、建立一项机制,工作推进有力。建立由编委抓总、编办牵头,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常德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实施细则(试行)》,选取了县招商事务促进中心、县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4家单位先行进行评估,参与评估部门加强与被评估单位沟通对接,调动其参与评估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两大重点,工作开展有序。评估突出聚焦两个方面:在使用效益方面,设置五大类一级指标,细化为15项二级指标及其61个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注重主责主业聚焦程度等;机构配置效益注重内部运行情况和内设机构设置合理性等;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注重编制资源统筹和内部挖潜效果等;机构存续必要性注重机构存在的重要意义等;行业部门特殊性注重机构作为的独特表现等。在执行情况方面,设置五大类一级指标,细化为17项二级指标及其73个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注重主责主业聚焦程度等;机构配置效益注重内部运行情况和内设机构设置合理性等;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注重编制资源统筹和内部挖潜效果等;“三定”规定等文件执行情况注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三定”规定等文件一致性等;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性注重机构改革政策和机构编制管理原则规定落实情况等,以此来反映部门履职情况,评准评实机构编制保障单位职能运行的实效。
三、抓好三个环节,工作落实有效。此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时间为两个月,分为“三步走”:一是部门组织自评,各个单位在前期对照所需评估内容,严格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开展自评,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自评报告。二是进行实地评估,严格按照评估试点要求,通过查阅文件、走访现场,选取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所在单位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了解评估。三是评估组开展评估,评估组严格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相关资料和自评报告进行打分,由表及里寻找机构编制执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指导督促完成整改,有效提高被评估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