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三学三转”,加快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履职服务能力,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常德市委编办从四个方面推进编办系统干部学习业务、培养技能、提升素质。
一是学政策。组建“三库”,即每个月编制“政治理论学习资料库”、每季度编制“外地先进经验资料库”、每年度编制“机构编制业务资料库”,以多种学习和交流方式促进干部学习。干部轮流领学。每月室务会和中心组学习中,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作中心发言,机关干部轮流领学文件;每周科务会中,坚持入小入微,解剖麻雀,人人交流学习心得。区县分片交流。将区县编办划分沅水片、澧水片,每季度选取样本点,组织片区其他编办业务骨干实地交流学习,集中学习中央大政方针、组织工作要求、机构编制政策。线口专项培训。由业务科室以会代训就政策法规、编制统计、信息调研、动议程序等事项作专题培训。
二是讲业务。组建“三平台”,即业务讲课平台、政策解读平台、经验分享平台,有效解决干部业务线条单一问题,全方位提升实战能力。开办业务讲堂。拟定年度讲课计划,市委编办科室负责同志每个月轮流讲课,分析介绍科室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办理程序、标准细则,随机抽选2名干部结合自身感受即兴发言,分管领导进行点评。区县编办分管负责同志每两个月在本单位授课指导,由单位一把手点评。开办政策讲坛。领导班子成员赴党校、市直单位、区县讲法规、讲业务;主要领导每月召开调度会,承办科室工作人员宣讲上级最新文件政策,科长点评。开办分享平台。每半年召开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座谈会,各区县市编办、市委编办各科室开展分组讨论,分享交流经验。
三是评案例。组建“三清单”,即课题调研清单、典型案例清单、创新经验清单,通过可量化的项目,丰富业务评判手段。课题调研比武。年初拟定课题调研计划,由班子成员领题,市委编办各科室、中心确定1个、区县编办确定2个重点调研课题,年底集中评判;去年市委编办科室推出的《创新我市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路径研究》一举夺魁,今年推出的《乡镇街道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路径分析》已获全市重点课题调研组约稿。创新案例比武。连续两年开展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创新案例征集评比,市委编办推出的《常德市“四个结合”清理规范市级议事协调机构》获“首届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十大创新案例”通报表彰,澧县编办推出的《“事企分开”创新案例—以澧县湖州管理所改革为例》、临澧县编办推出的《规范股级机构设置严控股级职数》荣获全市创新案例一等奖。典型经验比武。制订全市典型经验宣传评比办法,分管领导审核后投稿,分中央、省、市三级,内刊、网站等不同系数计分,每季度进行考核通报排名。2021年,常德市机构编制系统在信息宣传工作评比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二。
四是比才干。组建“三机制”,即绩效考核机制、目标评估机制、干部交流机制,组织多种比赛活动,全方位多方面历练干部,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举办读书竞赛。干部自选书籍,每月轮流分享交流读书心得,办领导、中层骨干、一般干部根据5项指标要素分权重系数打分评比,年底统计排名。进行理论测验。事务中心建立机构编制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应知应会题库,办领导随机抽题,对机关干部进行知识测试。开展换岗轮训。科以下干部除完成本科室工作之外,全部打捆使用,集中分组开展评估、清理整治、巡察检查、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中心工作。组织文体活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亲亲常德·编制精彩”系列摄影比赛已连续举办五届,并办成品牌项目;市委编办结合机构保障、编制配备开展的“湿地保护公益行动”已基本对各区县实现全覆盖;代表市委组织部系统参加的市直机关运动会气排球项目勇夺冠军,等等,一系列的比文会武,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去年来,推荐区县编办2名干部到中央编办、省委编办跟班,推荐市委编办3名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