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印发后,常德市桃源县委编办结合本地机构编制管理实际,认真学习研究,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观念,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要求。
一、坚持学深悟透,准确把握。《规则》颁发后,县委编办坚持以《规则》为工作根本遵循,在全县范围内强化学习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全办干部集中学习研讨。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业务培训等形式,逐字逐句学,力求学懂弄通。二是积极与县委办、县委宣传部联系对接,将《规则》学习纳入县委常委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县委党校主体班学习内容。三是印发《中共桃源县委编办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集中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宣传,结合工作学习领会、熟知牢记,切实增强领导干部遵守机构编制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坚持协作联动,从严落实。一是借力机构编制专项巡察,不断加强《规则》的宣传和释义工作,让机构编制纪律性、法律性深入人心。本次专项巡查共发现违规违纪问题33个,其中立行立改的问题20个,现已整改到位;移交县委巡察组的13个,目前正在整改。二是集中开展一次自查自纠。要求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认真对照《规则》中需采取处理措施和给予问责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情形,进行全面“自检”,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明确未按要求开展《规则》学习宣传和自查自纠的单位,县委编办将依照《规则》规定进行追责问责,并视情停办其机构编制事项,现已收到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自查报告435份。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结果运用,在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过程中做到相互衔接、高效协同,做到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遵守工作流程。
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一是畅通举报渠道。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举报受理机制,加强对举报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及时跟踪问效。及时组织对《规则》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达到应知尽知、学深悟透、落地落实。对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县直各相关单位党组织开展贯彻落实《规则》情况“回头看”,重点检查各单位是否按要求开展《规则》的学习宣传;是否还存在《规则》指出的七种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是否对存在的问题从严从快抓好整改纠治;是否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把《规则》渗透到全县绩效考核各个关口,在各关口设卡把关,持续加大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查处力度,以实际行动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