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常德市汉寿县委编办全力优化县域应急管理体制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1 09:48:5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县域应急管理体制,解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领域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委编办结合地方实际,紧扣组织架构、管理分工、队伍建设,助推新时代县域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紧扣组织架构,健全应急职责

结合汉寿实际情况,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制定县应急管理局“三定”规定,建立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完善组织体系。整合县安监局、县政府办应急管理、县公安局消防管理等 8个部门的相关职责,组建应急管理局,加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二是调优所属机构。进一步明晰下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将原安监局所属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建制划转至应急管理局,并更名为应急救援中心;将原安监局所属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划由县应急局管理;将原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县地震局划由县应急局管理。三是延伸应急防范触角。在乡镇(街道)成立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内设机构,负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同时,明确乡镇(街道)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至此,县乡基本建立了全面覆盖,上下贯通的组织责任体系。

二、紧扣管理分工,健全应急协作

针对应急管理职责边界不清、分工不明,部门扯皮推诿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主要是“牵头抓总、指导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是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在日常预防方面,各部门、各行业履行各自职责,开展风险防范与风险管控,体现“分”;在启动应急预案和进行应急响应之后,坚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同,强化“统”。二是厘清条块职责边界。应急管理各类日常工作由县级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乡镇(街道)抓好落实,综合性工作由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安排,乡镇(街道)根据职责统一处理,确保上下联动、衔接顺畅,真正实现“乡街吹哨,部门报到”。三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完善部门协商机制和议事协调机构,加强相关工作的协同配合。目前,县级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交接到位;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有序。

三、紧扣队伍建设,健全应急能力

坚持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解决基层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着力提升县乡应急队伍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强化应急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一是夯实人员力量配备。按照“编随事走”原则,在全县编制资源总量紧缺的情况下,为县应急管理局机关核增编制4名、县应急救援中心核增编制15名、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核增编制5名。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建立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提高队伍专业化素质。同时,加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人员履职能力。仅去年就为应急局引进专业人才13名。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群防群治体系。通过全媒体、多方式、多渠道地向社会大众宣传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拓宽了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