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助推“信用常德”建设,市委编委办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抓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成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市委编委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科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计划,明确了每个阶段重点工作,细化了工作责任分工,夯实了工作推进基础。
二是加强工作衔接,提高工作成效。在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文件基础上,加入常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QQ群,积极掌握工作动态,并多次主动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相关工作进行对接,加强工作联系,掌握具体工作要求,提前把握工作重点,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难题,确保工作按照要求精准发力,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市委编委办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办理业务的契机,通过电话、QQ群、宣传资料及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会诚信建设工作。在事业单位登记和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中,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事业单位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的,在申请人书面承诺按商定时限补正的前提下,试行“容缺办理”和诚信管理,建立与单位和个人诚信记录挂钩的《事业单位容缺办理业务台账》,建立单位及个人诚信记录数据库,在方便服务对象的同时,努力让“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是加强登记管理,夯实诚信基础。严格执行上级规定,认真核查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信息,对法院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与民政部门加强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避免“双重法人”登记。同时,严把法人登记和信息公开关,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度报告公示信息实地核查,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和机关群团信息排查纠错,确保登记和公示内容真实、合法、有效,并积极向市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信用常德网、常德机构编制信息网推送有关信用数据,促进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常德市委编委办 刘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