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常德市委编委办三大举措力促党的建设与机关工作深度融合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7-08-22 19:44: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将党的建设与部门履职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同频共振,近年来,常德市委编委办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实现了机关工作与党的建设协调统一,一方面强化了全体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规矩,一方面保障和促进了部门履行职能踏上新台阶。为常德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总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明确工作重点,建设一套重实绩的领导体系

近年来,常德市委编委办着力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带领全办干部向领导干部看齐,向工作要业绩。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意识。近年来,常德市委编委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坚持把党建工作当做牛鼻子,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和举行党建相关活动。时刻把握部门工作的大方向问题,强化干部的看齐意识,带领大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深化民主集中制。近年以来,常德市委编委办尝试推进将民主集中制与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相结合,力求无死角,无遗漏。统一按照集体领导、民主讨论、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等制度落到实处,凡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等机构编制事项,均坚持按照规则和程序,深入调查研究,并经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支部作用。近年来,常德市委编委办以强化党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为出发点,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确定支部班子成员主要由中层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等组成。同时,市委编委办高度重视支部班子成员理想信念、政治规矩、品德修养方面的培养,将支部班子作为排头兵,在讨论学习,业务练兵,服务基层等各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办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上新台阶的整体合力。

    二、坚持党性教育,打造一支讲政治的学习型党组织

    常德市委编委办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用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来激励、促进全办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让大家觉得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不称职,只有将党性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两手一起抓,才能称得上合格党员。一是健全学习制度。长期以来,该办坚持“三会一课”、“每日一学”、“党员讲课”和“党员互评”等制度,要求每一位干部凡是参加学习,就要有笔记、有讨论、有发言、有体会,根据学习情况,党支部会定期组织理论、政策相关知识点的抽查,考评结果直接影响年底评先评优。二是创新学习方法。坚持业务讲课和理论解读相结合,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坚持内部交流和外出考察相结合,不断活化学习形式,增强学习实效。三是丰富学习内容。在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的同时,本着“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丰富学习内容,鼓励党员干部在学习党规、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同时,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根据自身情况列出书单,开出“药方”。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视野与思想水平,常德市委编委办定期组织全办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党性教育。通过学习达到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三、用好党建成效,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

    近年来,常德市委编委办充分利用党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汇聚全办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集思广益,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制度更加合理、高效。一是建立健全业务工作制度。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需要,坚持和完善“三项清单”、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策清单“三项清单”制度中,“政策清单”是常德市委编委办全国首创,真正做到了有利于工作、取信于民众、示范于其他机关单位。二是不断创新调查研究制度。围绕机构编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该办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线上”调研小组,广泛获取全国各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教训。一方面组建针对性强的实地调研小组,进行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带着问题调研、明确目的调研,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扩充、更新“素材库”。最后 ,针对不断积累的“素材库”,专门集中时间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为领导决策、工作开展提供真实可靠、扎实可用的参考素材。三是进一步规范机关日常工作制度。该办结合实际,出台了《市编办内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将机构设置管理、编制管理和使用管理、审批权限和程序、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工作卡紧卡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市委编委办  郭靖供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