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常德市着力构建商事制度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多种途径创新了监管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一是建立年检改年报制度。采取加大宣传、加强培训、提升服务、强化督导等举措,实行年报率排名公示,2016年全市年报公示率稳步提升,达到了97.39%,比上年同期增长4.94个百分点,被上级评为年报信息公示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建立“双随机”抽查制度。出台了《常德市工商局2016年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共组织开展了6次公示信息抽查,应抽实抽869户,抽查率100%;全市个体工商户公示信息抽查,应抽实抽4123户,抽查率100%。
三是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对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两年未报税的企业核实其经营状况,督促未经营的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对1401户涉嫌长期未经营企业立案调查并下达吊销营业执照听证告知书,对1373家企业下达了吊销营业执照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未按时报送和公示年报,或者公示信息弄虚作假的企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四是建立联合惩戒制度。通过信息互通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企业失信行为采取联合惩戒。对失信企业在经营、投融资、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政府供应土地、授予相关荣誉称号中予以限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五是建立市场秩序协同监管制度。投资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了“常德市涉企信息归集与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并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同时,按照“数据归集、数据运用、数据共享”三部曲的要求,切实抓好数据归集,目前已归集22.74万户市场主体信息和54.8万份年报信息。此外,“数据运用”开始破冰,已开展了两轮“双随机”抽查的试点探索,对监管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市场主体分析报告,为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的决策提供参考。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为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创造了条件。(市委编委办 丁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