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寿县着重巩固扩大商事改革效应,扎实作好“放管服”改革,有力破解“办证难”、重审批轻监管和服务水平不高三大难题,积极释放改革红利,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一是加大“放”的力度,解决办证难题。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为后置审批,废除与之不相符的各项制度,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简易注销登记等工作,加快实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推进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统计登记“五证合一”,并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两证整合”。2016年,汉寿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56家,其中新增企业7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3家、个体工商户2457家,同比增长52.5%、31.3%、19.6%。全县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换证率达到71.8%。市场主体新增率、换证率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转变“管”的方式,解决监管难题。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各部门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厘清各部门市场监管职责,杜绝出现监管真空。同时,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观念,建立协同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实行案件信息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继续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全国一张网”的作用。严格实行“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动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存在不公示年报信息、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问题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截止目前,全县推送涉企失信信息106条,其中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90条,县人民法院认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16条。
三是优化“服”的举措,解决服务难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明察暗访,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为重点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2016年,办理股权登记20个,股权出质金额20945万元,被担保债权163883.3万元。做好企业回访工作,加强行政指导,回访企业375户,为24户重大投资项目企业提供了行政指导。 (汉寿县委编委办 杨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