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常德市力推“三清单一目录”简政放权惠民生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5-11-17 14:53:36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来,湖南省常德市着眼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常德”’(智慧常德、现代常德、绿色常德、幸福常德)建设,结合中央和湖南省统一部署,大力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策清单和政府核准投资目录等“三清单一目录”工作,最大限度清权、减权、限权、晒权,走出了一条具有常德特色的简政放权惠民生之路。该市市本级“三清单一目录”已在今年6月底前形成送审稿或网络版征求意见稿,9月底前陆续行文公布或出版发行,现已全部进入督办落实阶段。

  一、凝聚合力,齐抓共管挑重担

  去年底,湖南省启动省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工作以后,常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推行“三清单一目录”工作、建立健全政府清单管理模式作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工程来抓。一是广泛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在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市政府六届七次会全、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市委编委全会等重要会议上阐述推行“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全市上下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克服抵触情绪,不因清单管理颠覆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而抵制,而要主动适应政府治理新要求新挑战;克服畏难情绪,不因国内没有清单管理的统一模式而害怕,而要结合外地经验边干边试;克服应付情绪,不因清单管理没有评价标准而马虎,而要结合实际创造一批精品力作。市政府各部门和其他有关责任单位也在管辖范围内进行了思想动员。二是组建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挂帅、常务副市长主抓的“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协调小组、市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其中市编委办、市法制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分别牵头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策清单和政府核准投资目录。各牵头单位分别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步骤和要求,实行了日程倒排、压力倒逼、责任倒查。三是加强调度,定期督促检查。为加强牵头部门之间的协调,市政府明确协助常务副市长工作的副秘书长定期调度“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相关重要事项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做到一个声音对外、一个会议决策、一个模式推进。四个牵头部门按照“日常督查分别负责,重要督查统一实施”的思路,全程跟踪“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的进展情况。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市编办、市纪委等部门和市本级行风监督员组成督查组,对市直单位简政放权工作特别是“三清单一目录”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二、保持定力,依法合规成主线

  常德市委、市政府和四个牵头部门坚定认为,行政管理虽然变数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在政策和法律框架内推行“三清单一目录”,就不用担心国内清单管理模式不统一的问题。经过研究比较,市政府决定按照自己的创意编制政策清单,比照国内相对成熟的“浙江模式”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照上级模版编制政府核准投资目录,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四个法定”原则:一是权力法定。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政府令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如“清真食品生产企业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市县级供电营业区域划分初审”等,均不列入市级权力清单。二是职责法定。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中央和省、市三级规范性文件及部门“三定”规定作依据的职责,如承担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的职责、上级业务部门文件和领导讲话明确的职责、上级交办的临时性和阶段性任务,均不列入政府工作部门责任清单。三是禁区法定。凡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没有明令禁止社会资本进入或明确必须由政府核准的投资事项,如油气田开发备案、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核准和印钞、造币、钞票纸等金融核准权限,均不列入市、县两级政府核准投资目录。四是时效法定。凡需要“三定”规定明确的权力和责任事项,均以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前颁布生效的“三定”规定为依据,暂不考虑今年6月底前尚在审核的新版“三定”草案。新旧“三定”规定导致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差别问题,通过动态管理予以解决。经过多方努力,该市抢在6月25日前公示33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特设机构及5个依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权力清单(初审稿),6月29日前公示其中22个部门和单位的责任清单(初审稿),牢牢掌握了时间上的主动权。

  三、珍惜民力,简政惠民树亮点

  常德市牢记李克强总理“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指示,坚持从珍惜民力、便民利民出发,把推行“三清单一目录”工作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六个压减”(压减审批项目、压减审批时限、压减考核评比、压减奖励项目、压减领导小组、压减公务支出)工作结合起来,确保简政惠民取得实效。一是严控权力类别和数量。将市级行政权力划分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职权十类,明确“其他职权”仅限年检、备案、财政专项资金分配、行政调解四项,其余无法确定类别的权力事项均统计为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防止什么东西都往“其他”这个“框”里装。通过分组初审、比对复审、交叉轮审、专家评审、市政府常务会议终审等方式,将33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特设机构及5个依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申报的3757项行政权力审减至2782项,审减率达26%,总量在全省各市州中处于较低水平。二是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将57家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职能向其内设的行政许可办公室集中,各单位行政许可办公室向市政务中心集中,统一所有行政许可办公室的职责表述和运行模式,改变了群众办事在部门内和部门与窗口间“打转转”的现象。三是减少投资核准事项。对已执行10余年的《常德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进行修订,将2015年本新目录细分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12个门类,比国家、省公布的新目录减少投资核准权限30项,其中取消22项,下放8项。四是压减审批时限和流程。推行重大项目投资联合审批、建设工程报建联合审图、竣工联合验收和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四项制度,将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由3781个工作日压减至1352个工作日,压减率达64%;组织市发改委、财政局等12家单位对70个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审批流程优化试点,减少审批时限214个工作日,再次整体提速39%。五是推进政策法规检索便利化。市直46家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编制政策清单的创意,从国家、省、市三级迄今有效施行的1040余件政策文本中,梳理出实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干货”3000多条,以问答的形式汇编成“百科全书”,并附相关法律法规链接,实现了“内行人看后更内行,外行人一看就内行”的预期。

  四、巧借外力,精雕细琢出精品

  常德市在推行“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的过程中,注重融入开门抓改革、开门抓管理的思路,借助外部力量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力争形成经得起社会检验的精品力作。一是发动群众参与。各牵头部门以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精心拟制“三清单一目录”初稿,经反复修改后再向社会公布其征求意见稿,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聘请专家把关。在充分吸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市政府6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论证会,征求他们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送审稿的修改意见。三是主动公开结果。对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三清单一目录”文本,各牵头部门通过红头文件、政府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事和监督。四是精心装帧设计。对《政策清单》的篇章结构和版式封面设计,市政府办进行了细致的策划。比如,从内容上将其编排为《服务企业发展和投资创业1000问》、《服务农业农村发展1000问》、《服务民生民利1000问》等三册,共9篇50章,每册各收录1000余组政策问答;从形式上聘请湖南人民出版社进行版式封面设计,特邀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亲自作序,并将三个分册的封面分别设计成绿色、黄色和红色,寓意为“绿色通道”、“丰收大地”、“政策红利”,体现厚重、简朴和亲切。五是注重跟踪问效。除了加强“三清单一目录”拟制工作的全程督查,常德市还注重对“三清单一目录”施行情况进行监督。最近一段时间,该市编办在全省各市州率先出台《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和《行政审批制度绩效评估方案》,启动了市本级“三清单一目录”工作第三方评估。

分享到:
【打印正文】